奇书网

奇书网>娱乐他不是搞科技的吗笔趣阁 > 第391章 高空之上新年重磅(第3页)

第391章 高空之上新年重磅(第3页)

“我们可能落后了不止五年!”

“openai的背后是巨量的算力支持和长期不计成本的投入,这种规模国内哪个公司能比?”

互联网大厂们的表态也显得有心无力。

佰度宣布“allinai”,但股价应声下跌,评论区满是“又来了?”的调侃。

阿狸云发布通义大模型计划,ppt做得精美,却被业内人士戏称为“ppt造模型”。

企鹅保持一贯的谨慎,只说“密切关注,积极布局”,被解读为“还没想好怎么抄”。

这些声明在chatgpt一日千里的进展对比下,非但没能提振信心,反而加剧了那种追赶无望的挫败感。

普通网民的这种挫败感更加强烈,特别是许多激进人士,急需一个出口。

自然而然,那个曾经被捧上神坛,如今却异常沉默的身影,成了众矢之的。

抖音上,#挑战江倾经典语录#的话题莫名火了起来。

无数博主模仿着江昔日在综艺、发布会上的神态语气,内容却变成了另一种模样。

“我坚信,人工智能的未来在于……(停顿,耸肩)呃,算了,还是先去拍个戏吧。”

“无问科技的目标是(看提词器)……哦,不好意思,稿子忘了,下次再说。”

视频下面最高赞的评论是:“模仿得好像!就差那份明明这么普通却那么自信的气质了!”

以及“别骂了别骂了,万一江老师下次演戏用的是ai换脸呢?也算跨界融合了,哈哈哈……”

b站的某个知名科技区up主发布了一期长达40分钟的视频,标题为《从桃坞到国王:江倾的堕落之路》。

通过剪辑江倾从在桃坞意外曝光身份引发全网惊叹,到出演《开端》肖鹤云收获演技认可,再到凭借《点燃我,温暖你》李峋一角达到人气顶点的过程,辅以各时期关于ai的言论,进行了深度剖析。

“我们可以看到,江倾的时间分配已经说明了一切。综艺、拍戏、各种晚宴……这些带来的曝光度是实实在在的。而ai研发?投入巨大、风险极高、回报周期长,尤其是在看到chatgpt这种怪物级别的产品后,选择战略性沉默甚至是放弃,几乎是必然的商业选择。所谓的初心,在现实利益面前,不堪一击。”

视频弹幕里充满了“真相了”、“爷青结”、“当初真是看错他了”的感慨。

知乎上则显得更学术一些,但氛围同样压抑。

有人提问:“如何客观评价江倾已发表学术论文的实际水平?是否存在被过誉的情况?”

下面一些看似专业的回答,开始拿着放大镜逐字逐句分析江倾过去的论文,强行寻找着“漏洞”、“不足”。

“你看他这篇关于神经网络架构的论文,这里采用的实验数据是否足够充分?结论是否下得过于草率?”

“这篇被引用了不少次的论文,其核心思想其实借鉴了国外某篇早期论文的框架,创新性有待商榷。”

尽管这些质疑很快被更专业的人士驳斥为“牵强附会”、“不懂装懂”,但这种质疑本身就像投入湖面的石子,在不求甚解的大众舆论中荡开了一圈圈“原来他的学术成果也有水分”的涟漪。

高赞回答是一种悲观的论调:“我们曾经以为江倾是例外,能打破伤仲永的魔咒,能带领我们实现弯道超车。但现在看来,他或许只是另一个方仲永,而且是在一个我们最需要硬实力的领域。这种幻灭感,加深了此刻的绝望。”

这种情绪持续蔓延,在2022年的最后几天达到顶峰。

当央视播出年度科技回顾专题,用大篇幅报道chatgpt及其深远影响,却只字未提无问科技与江倾时,网络上响起了一片“果然如此”的认同式嘲讽。

“连央视都不带他了,官方定调了属于是。”

“曾经的天才少年,终究还是昙一现,可惜了。”

“建议江倾好好当演员吧,科技圈不适合你,也别再消费大家的感情了。”

……

时间就在这股愈演愈烈,几乎一面倒的舆论风潮中,走到了2023年1月1日,元旦。

新年第一天,早晨的阳光透过薄雾洒向大地。

网络上充斥着各种年终总结,新年展望,其中依然夹杂着对江倾的调侃与质疑,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将他作为这种无力情绪的宣泄口。

然而,就在这个看似平常的早上。

九点整,无问科技官方微博,官方网站,同时悄无声息地更新了动态。

没有冗长的解释,没有华丽的辞藻,只有一行简洁到极致,却重若千钧的大字,配上一张极具视觉冲击力,令人无限遐想空间的海报!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