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话说的,三分感慨,又有三分欣喜,隆科多听了,心里也下意识忍不住琢磨,皇帝这哪里是感叹四阿哥后继有人,这分明是感慨自己后继有人吧。
毕竟历史上的乾隆皇帝,可是事事都想要效法皇祖,对于皇考的一些政策却并不感冒。
隆科多心里吐槽,面上却并无任何变化,只一脸恭敬的听皇帝说话。
而皇帝说着说着,倒是把话题引到了隆科多身上:我记得你也有一子,不知今年多大了?
隆科多急忙回话:奴才的儿子岳兴阿今年二十六了。
二十六了啊皇帝听完忍不住感叹:那也是个大孩子了,可有子嗣?
前几日刚诞下一子。隆科多老实应答。
不错不错,如今你三世同堂,也能享点儿孙之福了。皇帝到底年纪大了,就爱听这些喜事,如今说起来也是笑容满面。
隆科多当然也跟着应承,但是心里却突然起了一个念头,或许正好可以借着这个机会暗示一下皇帝。
岳兴阿这孩子老实,奴才便想着他能守住家业便也罢了,旁的却是不敢苛求的。隆科多状似感慨的说出了这样一番话。
而康熙听了却微微蹙了蹙眉:若是你能再有几个儿子,便也不会有今时的困窘了,一家子兄弟,也好互相帮衬啊。
隆科多却只是笑:儿女都是缘分,奴才福薄,不过却也知足了。
康熙听了一挑眉,突然不知是想起了什么道:那你若有多个子嗣,你又该如何行事?
隆科多听完磕巴都不打一下,直接道:自然是好生培养,让他为国效力。
康熙一听就笑了:你啊你啊,说起子嗣的事儿也能拐到这儿去。
说完又顿了顿:那要是诸子争产又该如何?
总算说到点子上了,这几日他也没少那话引导皇帝,这还是皇帝第一次踩钩。
国有律法,自然按照国家律法行事,若是实在不成,奴才就生前写一道遗嘱放在身边或者藏到什么地方,等日后奴才去了,他们兄弟就按照遗嘱分产,至于旁的,奴才人都没了,管他洪水滔天。
这话说的,皇帝都笑了,指着他道:真真是个混不吝的,这话也敢胡说。
但是说完之后,却又沉吟了片刻,许久才道:你这法子倒也是个好法子,只是为家族长久计,还是要考虑一下身后之事的。
隆科多见康熙皇帝陷入沉思,也不多言,只是笑着应了。
**
隆科多走出乾清宫的时候,只觉后背出了一身冷汗,也不知皇帝有没有察觉到他的意图,但是不管怎么样,话总算是说了,至于日后如何,就且待来日吧。
隆科多不再多想,转头就往步军衙门去了。
**
之后某次隆科多与四阿哥见面的时候,自然也和他说了皇帝对弘历的喜爱,四阿哥听了之后十分高兴,还对隆科多道:弘历这孩子,平日在家里也就是个稳重老实的样子,没想到竟然能讨汗阿玛喜欢。
隆科多忍不住抽了抽嘴角,要说乾隆老实,那这世上各个都是老实人了。
隆科多并未把自己暗示皇帝写遗诏的事儿和四阿哥说,这事儿没必要说,而且尤其是没必要和四阿哥说。
**
就这么一直熬到了康熙六十一年十月,皇帝突然下令,让四阿哥去巡视仓储。
四阿哥不敢耽搁,当天就收拾好行李去了。
没半个月,四阿哥便回来了,将仓储的情况仔仔细细汇报了一遍,隆科多虽然没有当场听到四阿哥汇报的情况。
但是从事后四阿哥告诉他的事儿,他也知道了,四阿哥这个人,真是一个狠人,做事已经细心到令人发指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