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综穿剑三系统 > 第四十七章(第2页)

第四十七章(第2页)

“嗯。”叶英应了一声,神色平静,“父亲与我提过,借此大会之机,正合时宜。”

“你……紧张吗?”她抬眼看他,烛光下,他侧脸线条清俊而坚定。

叶英微微摇头:“分内之事,何须紧张。”他顿了顿,看向她,“只是辛苦你了。”

林芊雅弯了弯唇角,将手覆在他手背上:“我们一家人在一起,便不算辛苦。”

几日后,叶孟秋收到了第一封回信,来自忆盈楼。公孙幽在回信中语气温和亲切,对“记录侠义”之举大为赞赏,称此举“恰逢其时,有益武林”,并表示届时会与妹妹公孙盈亲自带队前来观礼,共襄盛举。虽未明确承诺参与“评定”,但这积极的态度已是最好的回应。

这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叶孟秋精神大振,立刻将消息告知了叶英和林芊雅。三人心中都稍稍松了口气,看来这条路,并非完全走不通。

然而,他们也都明白,真正的挑战还在后面。少林、纯阳的态度尚未可知,大会的细节千头万绪,而那最关键的“天地异象”,更是悬在头顶的一把剑,成败皆系于纯阳子一念之间。

但开弓没有回头箭。整个藏剑山庄,已经如同一艘张满了帆的巨舰,驶向了未知而汹涌的海洋。每一位叶家人,都在这艘船上,为了同一个目标,同心协力。

七秀坊的回信像一阵春风,稍稍驱散了藏剑山庄上空的凝重。然而,叶孟秋深知,这仅仅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少林与纯阳的态度,才是决定“名侠录”能否成功推出的关键。

他将七秀的回信仔细收好,面上并未露出过多喜色,反而更加沉凝。他吩咐下去,对七秀坊的善意需以更高规格的礼数回应,同时加派人手,密切关注另外两派的动向。

林芊雅得知消息后,亦是精神一振。她在处理庶务的间隙,特意抽空与叶英商议:“夫君,七秀坊既已表态,我们或可趁热打铁。是否可请父亲在下一封信中,委婉提及七秀坊亦赞同此议,以作呼应?或许能对少林、纯阳的决策产生些许影响。”她深知人际交往中“从众心理”的微妙作用。

叶英颔首:“可。此事我会与父亲商议。不过,少林、纯阳根基深厚,自有主张,恐非易与。我们需做两手准备。”他的冷静像一盆温水,既肯定了林芊雅的想法,又提醒她保持清醒,避免盲目乐观。

“我明白。”林芊雅点头,随即又想起一事,秀眉微蹙,“还有一桩,关于大会期间各派来宾的安置。按旧例,皆是依据门派声望和与藏剑的交情安排住处。此次我们既欲‘造势’,是否可在住宿安排上,也稍作文章?例如,将明确支持‘名侠录’的门派,安置在更显眼、景致更佳的位置?一来示好,二来也可潜移默化地彰显其地位,促使其他观望者心动。”

叶英略一思索,道:“此议甚好,细节可由你与负责此事的执事商议定夺。只是需注意分寸,莫要过于明显,反惹人不快。”他对妻子在这种细微处展现出的敏锐心思,既感惊讶,又觉欣慰。这些官场上常用的手段,在江湖中虽不常见,但用在此刻,却意外地合适。

随着筹备工作的深入,林芊雅面临的挑战也接踵而至。最大的问题便是人手。藏剑山庄精于铸剑和武学,但在处理庞杂后勤、精细接待方面,确实缺乏像叶晖那样的专才。各堂口执事虽尽力配合,但遇到超出常规的问题时,仍会习惯性地请示庄主或老庄主,效率不免受到影响。

与此同时,林芊雅在内务调度上也遇到了难题。山庄库房储备虽丰,但若要按照预想的规模接待可能蜂拥而至的江湖人士,一些特定的物资依然出现了短缺。尤其是上等的茶叶、精致的瓷器以及用于招待贵客的特定江南点心原料,存量告急。

负责采买的执事愁眉苦脸地汇报:“夫人,不是小的不尽心,实在是临安府周边的货源都被订得差不多了!有些东西,怕是得从苏杭那边调运,这一来一回,时间上恐怕……”

林芊雅看着清单,沉思片刻。她知道,这些细节看似不起眼,却直接影响着来宾对藏剑山庄实力的观感。她不能等,也不能将就。

“不必从远处调运了,”林芊雅果断决定,“你立刻去查,城中哪些商号有存货,无论价格,先设法匀一部分过来应急。另外,”她眼中闪过一丝精明,“去联系与我们山庄有往来的几家本地大商户,以藏剑山庄的名义,向他们‘借’货,承诺大会之后按市价结算,并可许以未来优先合作的便利。记住,态度要客气,但底气要足。”

那执事先是愕然,随即恍然大悟!是啊,藏剑山庄这块金字招牌,本身就是无形的资产!平时不显山露水,关键时刻亮出来,在杭州地界上,哪个商户不给几分面子?这不仅是解决物资问题,更是向外展示藏剑山庄影响力和人脉的机会!

“是!夫人高明!小的这就去办!”执事精神抖擞地领命而去。

果然,此法奏效。不少商户听闻是藏剑山庄办大事所需,都愿意行个方便,甚至有些主动提出赞助,只求能在大会期间露个脸。物资短缺的危机,被林芊雅以这种灵活务实的方式迅速化解。

类似的事情层出不穷,从宾客礼品的定制、到仆役的调度培训、再到突发情况的应急预案,林芊雅几乎事必躬亲,一一过问。她将自己关在偏厅的时间越来越长,案头的卷宗也越堆越高。叶英来看她时,常常见她一边按着太阳穴,一边对着地图或清单凝神思索。

“雅儿,歇息片刻。”叶英忍不住再次劝道,将一杯参茶放在她手边,“事情是做不完的,你若累倒了,一切皆是空谈。”

林芊雅抬起头,接过茶杯,感受到杯壁传来的暖意,和叶英眼中深切的担忧,心中一软,柔声道:“夫君放心,我有分寸。只是初掌事务,许多关节尚不熟悉,不得不多用些心。待理顺了,便好了。”

就在山庄内部紧锣密鼓筹备之时,外界关于“南海异铁”和“叶英奇遇”的传言,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渐渐产生了变化。起初的新奇感过去后,开始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声音。

这日,叶蒙气冲冲地来到天泽楼,对叶英和林芊雅道:“大哥,大嫂!外面有些宵小之辈,竟敢胡说八道!说什么咱们藏剑山庄故弄玄虚,那南海异铁之说纯属子虚乌有,是为了掩盖寻不到好铁的窘迫!还有人说……说大哥的武功未必如传闻中厉害,此次大会说不定会被人挑了庄去!真是气煞我也!”他胸膛起伏,显然怒极。

林芊雅与叶英对视一眼,并未如叶蒙般激动。林芊雅平静地问道:“四弟稍安勿躁。可知这些传言最初是从何处而起?”

叶蒙挠了挠头:“这个……我派人去查了,似乎是从几个小帮派的口中传出的,源头一时难以追溯。”

叶英淡淡道:“树欲静而风不止。有人坐不住了,想借此机会试探我藏剑虚实,或搅乱大会。不必理会,亦无需刻意澄清。待大会之日,一切自有分晓。”他的语气中带着绝对的自信。在绝对的实力面前,流言蜚语不过是蝼蚁的喧嚣。

林芊雅点头赞同:“夫君所言极是。此时若大张旗鼓地去辩解,反而落了下乘,显得我们心虚。不过,四弟,护卫方面还需更加警惕,严防有人趁机生事。”

“大嫂放心!”叶蒙拍着胸脯,“我已加派人手,日夜巡查,绝不让一只苍蝇飞进来捣乱!”

流言的出现,反而像一剂清醒剂,让叶家众人更加清楚地认识到此次大会并非坦途,暗处不知有多少双眼睛在盯着。叶孟秋得知后,只是冷哼一声,吩咐下去,对前来打听消息的江湖朋友,一律以礼相待,但对核心之事,则三缄其口,更添神秘色彩。

时间一天天过去,距离名剑大会召开的日期越来越近。藏剑山庄的准备工作也已接近尾声。听剑岛被打扫得一尘不染,观礼台披红挂彩,庄内处处张灯结彩,一派喜庆景象,但在这喜庆之下,是紧绷如弦的肃穆与期待。

这一日,叶孟秋终于收到了少林的回信。信是由一位知客僧亲自送来的,措辞极为客气,表达了对方丈大师的问候,并对藏剑山庄举办名剑大会弘扬武学表示赞赏。然而,对于联合制定“名侠录”一事,信中却语焉不详,只言“佛门清净,不便过多涉足江湖评比之事”,但承诺会派高僧前来观礼,为大会祈福。

这封信,如同一盆温水,不冷不热。少林保持了其一贯的超然姿态,既不得罪人,也不轻易卷入是非。叶孟秋看完信,沉默良久,对叶英和林芊雅叹道:“少林如此,也在意料之中。好在他们并未明确反对,且愿派高僧前来,已是给了天大的面子。如今,只看纯阳宫了。”

所有人的目光,都不由自主地投向了西北方向,那是华山纯阳宫所在。纯阳宫的态度,至今仍是一片沉默,仿佛泥牛入海,毫无音讯。这份沉默,比明确的拒绝更让人心焦。

林芊雅站在窗前,望着远处云雾缭绕的山峦,心中默默祈祷。她知道,纯阳子的态度,或许才是决定一切的关键。而能否说服这位神秘的前辈,她心中亦无十足把握。

山雨欲来风满楼。藏剑山庄,已然做好了迎接一切挑战的准备,只待东风来临。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