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她在红棉厂六零晋江 > 11第 11 章(第2页)

11第 11 章(第2页)

“厂里也没规定,只有男的能当机修工,女的不能当机修工啊!我就是觉得修锭带挺有意思的。”

黎棠看得入迷,一股刺鼻的油漆味钻入鼻孔,她凑近了些看那铁罐,“石师傅,这是桐油吧?”

石光亮有些惊讶地看着她:“不错啊。竟然能认出桐油来。”

黎棠信口胡诌:“以前人用的油纸伞不就刷的这个嘛。我爸修五斗柜的时候,我看他用过。桐油防水防潮,刷在锭带上面,是增加耐磨性的吧?”

石光亮难得露出赞许目光:“读过书就是不一样,脑子灵光得嘞!”

两条旧锭带都打磨好后,他从工具包里找到一小块帆布,垫在接头的地方。

黎棠赶紧把穿好线的粗铁针递了过去。她带徒弟的时候,也喜欢有眼力见的。自己偷师阶段,可不得殷勤一点。

石光亮虽然为人油滑,工作起来却极其细致,并且把抠门发挥到极致。

他那个工具包,里头就几样东西:扳手、起子、细竹片、粗铁针、深色棉线,还有一条崭新的锭带。

那条新锭带,他宝贝得紧。这么多天,黎棠就没见过他拿出来用过。每回断掉的锭带,他都不舍得扔掉,而是想办法接起来继续使用。

黎棠来自一个工业高度发达的社会,她所在的a厂是生产大型石油开采设备的。仓库里堆积如山的防火手套、护目镜、安全帽、防火靴,还有各种大大小小的零配件。工作装备,她总是定期淘汰更换,从来没有短缺的时候。

作为一名机械工程师,她不至于浪费,但也绝对不会节省。她和同事们被工业社会惯坏了,对工具不趁手,耗材质量不佳的容忍度极低。

所以,看到这个时代机修工的工作方式,黎棠由衷感动和钦佩,他们真的把节俭刻进了骨子里,把匠人的能动性发挥到了极致。

黎棠看过手册,红棉厂细纱机是1155型织机改造的,锭带是棉帆布材质,接合处没办法靠胶水粘合,更不可能像橡胶那样可以用热接技术拼合,而是完完全全靠机修工们手工缝合!

所以,在红棉厂,机修工的针线活一点不比女工差。

石光亮工具包里,就连工具大多都是自制的。粗铁针是用缝纫机针改造的,棉线则是用挡车工们攒下来的废纱线捻成。他就用这些工具,去反复缝补那些已经磨得破损起毛的锭带。能不启用新锭带,就绝对不用。

一个浑身油腻五大三粗的汉子拿着针线缝缝补补,这画面在黎棠看来莫名有些喜感。

石光亮的针线活确实不错,针脚细密匀称,一看就是多年机修工经历练就出来的手艺。

看她目不转地盯着自己手里的活,石光亮咧着一口大黄牙笑:“信不信,我这针线活比李忆梅她们还细致!”

“我信!”黎棠点头如捣蒜,好奇道:“石师傅,你们机修工都会针线活吗?”

“那当然啊,我们机修工也有比武的啊,比的就是手接锭带。这不同部位缝法也有讲究的。我们机修部老师傅,从断锭到重新开机,一分钟搞定。”

锭带补好了,石光亮拿竹片把导轮槽里的棉尘给清理干净。然后,一手按住主动轮,一手捏着锭带头,顺着槽绕了半圈,拇指按在带子上轻轻一压,锭带就贴在了槽里,再往右边的从动轮送,动作娴熟流畅。

开机后,细纱机很快又运转起来了。

黎棠像个跟屁虫一样跟在机修工后头,兰香娣看到眼里,下班前把她叫到一旁。

“你现在怎么想的?还打算考大学吗?”

黎棠愣住,对上兰组长那双犀利的眼睛,头摇得跟拨浪鼓似的:“不打算了。我想留在红棉厂好好干。”

考什么大学啊,再过几年一场大风暴席卷全国,连高考都取消了。没工作的年轻人全都得下乡。红棉厂的工作,她是绝对不会撒手的。

这几天她的表现兰香娣都看在眼里,难得露出和蔼的表情:“你年轻,又有文化,只是在车间扫地确实有点大材小用。扫地工没有技术等级评定,工资涨得也慢。不像挡车工,三年学徒期满,第四年工资翻倍,后面工资更是逐年往上涨。你要不要转挡车工?如果你想转的话,我去帮你跟上头申请。”

兰香娣说的是肺腑之言。纺织女工工资是实打实的。整个西织车间,工资最高的就数她和李忆梅。李忆梅六级工,一个月工资六七十块。兰香娣七级工,一个月工资七八十块。

毫不夸张地说,这年月,纺织女工的工资养一家人绰绰有余。

兰香娣语重心长:“你以为李忆梅是找不着对象啊?她是工资太高了,一般的根本看不上眼!你现在跟你爸分家了,带着姥姥一起过活,工资要是能高点……”

她还没说完,黎棠已经激动得睁大了眼睛:“我想转!能让李忆梅当我师傅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