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喜与裴姨娘的纷争,终究需要有个了断!
青龙卫许宸恭敬地一拱手,“感谢侯爷鼎力相助,就此告退。”
靖安侯亦回礼,诚恳地说:“许统领,请您务必劝阻皇上,切勿草率处决这些已投降之人。他们还有大用,待我慢慢向您说明。”
在许宸的话语中,透露出深深的无奈与迫切:“一来,他们同样是受害者,深受端王之胁迫;二则,他们定然掌握了端王诸多秘辛;再者,这些人士在锦州扎根已久,无论是铲除端王残余势力,抑或是未来与南唐交兵,都迫切需要他们对本地环境的熟悉与忠诚。”
许宸闻言,面色骤变,严肃地说:“侯爷一番高论,令人警醒。下官必将竭尽全力劝导圣上。下官这就告退,期待日后重逢。”
许宸随即派遣两名青龙卫士,亲自护送靖安侯返回府邸。
此刻的靖安侯府,戒备森严,侍卫们如临大敌,全神贯注。
大管家紧握一把短刀,门房则紧握一块厚实的板砖,两人瞪大双眼,不敢有丝毫懈怠,严密监视着府门。
这一夜,侯爷与世子不在府中,他们必须坚守靖安侯府,确保安全。
府内仆役,多为跟随老靖安侯的旧人,年轻者多为这些老人的后代。
他们深知,靖安侯府的安宁,是他们幸福生活的基石。一旦遭遇危机,他们将不惜一切,誓死捍卫主人的安全。
此时,大管家与门房忽然听到门口有异动,心中一紧,立刻高声质问:“外边何人?速速报上名号!”
沈文渊一怔,听到大管家的声音,急忙询问:“沈叔,夜已深,为何尚未安寝?”
“侯爷?”门房兴奋异常,疾步跑至角门,迅速打开门洞,高举羊角灯,仔细打量门外之人,“大管家,果真是侯爷归来!”
大管家也辨认出了靖安侯的声音,连忙开门。
“侯爷,您终于回来了!如今他人竟敢欺上门来,我们靖安侯府岂能就此屈服?这口气,我们绝不能吞下,否则我在黄泉之下,也难以面对老侯爷!”
沈文渊神色骤变,眼中寒光闪烁,沉声问道:“沈叔,究竟发生了何等变故?”
沈大总管面色铁青,满怀悲慨,将适才发生的种种细节一五一十地叙述出来:“那伙人的头目名唤唐旻,他声言是受禁卫军副统领章祥那厮的指派。”
靖安侯闻言,那张温文尔雅、俊朗非凡的面庞微微颤动了两下,嘴角勾起一抹冷峭的笑意,语带机锋:“好,唐旻?章祥?且看他们究竟是谁的走狗!”
沈大总管回禀道:“启禀侯爷,适才在高处监视的侍卫见到,我靖安侯府被禁卫军重重包围之际,路口拐角处恰好有一辆马车缓缓行过。至于车内乘坐何人,却是无从得知。”
“嗯!”靖安侯微微点头,“府内情形如何?”
沈大总管回答:“老夫人、侯夫人以及世子夫人此刻正齐聚祠堂。老奴不得不佩服,世子夫人年岁虽轻,但胆识过人,她手捧金牌,神态威严,十足的女中丈夫气概。”
靖安侯闻言,嘴角不禁露出一抹欣慰的微笑,“难得她能挺身而出,保护长辈!”
这媳妇聪明伶俐,不仅温婉贤淑,更懂得振兴家门,化解危机。
此番能够成功拿获端王,全赖儿媳妇晏菡茱的机智。
在这心机算计与无意应对的较量中,靖安侯深知,自己未必能够安然无恙,靖安侯府也未必能在这场逆贼叛乱中全身而退。
得知母亲、妻子和儿媳妇都安然无恙,靖安侯转身,径直朝墨菊院行去。
沈大总管望着侯爷的背影,不禁长叹一声,唉声叹气:“侯爷,您切莫沉迷于美色。府中正值风雨飘摇之际,唯有三位女主挺身而出。裴姨娘却不但未曾露面,反而命人备下一桌佳肴,独自享用。”
“老侯爷临终之前,叮嘱老奴要规劝侯爷。即使侯爷心生怒气,老奴也要忠言逆耳。咱们靖安侯府本就人丁稀少,侯爷若再昏庸不明,难怪会有人敢于欺上门来。”
靖安侯心中暗自复盘着整个事件,正准备前往墨菊院捉拿春喜,闻听老管家的这番话语,不禁哭笑不得,忙解释道:“沈叔,您误会了!”
沈大管家的眉头紧蹙,困惑之情溢于言表,“老朽未曾误解,大人此刻应当首要赶赴祠堂,将老夫人、夫人以及世子夫人接回府中。”
“沈叔,我此行的目的并非宠幸裴氏,而是要将其拿获。”话音刚落,沈文渊便不再多做解释,径自踏入墨菊院。
然而,裴姨娘并不在墨菊院中。
“裴姨娘究竟去向何处?”靖安侯不动声色地询问着墨菊院的侍女。
侍女慌忙答道:“裴姨娘得知府中遭遇危机,便携同春喜前往祠堂,侍奉老夫人与夫人。”
听闻此言,靖安侯的面色骤变,立刻改变方向,疾步奔向祠堂。
第128章飞镖包围
就在此刻,裴姨娘抵达了祠堂。
守候在祠堂门前的桑嬷嬷与袁嬷嬷严厉地斥责道:“裴姨娘,此乃你不宜涉足之地,速速退下。”
毕竟哪有资格低微的小妾能踏足祠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