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说:“既是这样,那朕便允了。琉璃厂你去建,需要什么就跟朕说。回头叫人送一千两银子到你府上。”
“谢陛下恩准!”闵悉恭敬行礼,内心已经雀跃起来,准备摩拳擦掌好好干一场。
还别说,闵悉送来的镜子让太后和皇帝的后宫都分外欣喜,太后还叫了皇帝过去问话:“这镜子是何来历?”
万历便说是闵悉做出来的,李太后听完:“就是在鸿胪寺不务正业的那个闵主簿?”
万历听了苦笑:“母后,您千万别这么说,闵卿是个才华横溢的人,他在鸿胪寺干得好好的,也没耽误他的正事。不过是利用闲暇发展些别的兴趣爱好罢了。”
李太后看了儿子一眼:“予又没说他什么,不务正业也只是陈述事实。这闵悉的确有点偏才,你那自行车就是他做出来的吧?这才多久,又造出这么新奇的镜子来了。你让他再多送几面镜子进宫来,你弟弟方才过来,看中了予的镜子,把最大的那面拿走了,说是还想要几面小的。”
万历只得应下来:“儿臣记下了。母后,闵悉还打算叫朕合伙,办琉璃厂……”
万历还是把闵悉要跟他合伙的事说了,还把望远镜拿给李太后看了。
李太后听完:“胡闹!你一个皇帝,如何去经商!”
万历倒是没有被太后的态度吓倒,他据理力争:“儿臣并非亲自去经商,只是以为此事是个良机,此等技术只有闵悉掌握,他又是个朝廷命官,没法经商,朕便想帮他一把,觉得若是不利用起来,就浪费了。儿臣觉得这镜子极好,这望远镜也是军中所需之物。正好国库虚空,这琉璃厂办起来,也能从那些地方豪绅巨贾手中拔些毛来,以此填补国库,未尝不是好事。”
李太后听到可以拔豪绅巨贾的羊毛,这才动容,她深知这些有钱人的毛有多难拔,便点头:“此事你不必出面,以朝廷的名义办厂即可。由那闵悉去操办吧。”
“儿臣遵旨!”万历欢喜地答应。
等从慈宁宫出来,万历便差人去给闵悉送银子,顺便提出再要一批镜子。
闵悉回来之后,便和丹阳子商量,看能不能用别的金属替代银子,以此来降低镜子的成本。
做镜子的涂层需要银色的,除了银子,锡也是这个颜色,他们琢磨着,是不是可以把锡和银混合起来一起做涂层。
闵悉也考虑过铝,不过现实生活中似乎很少见到铝,应该是还没找到铝的提炼办法。
琉璃厂
闵悉收到万历的银子和旨意后,一边着手给他做镜子,一边筹备建琉璃厂。
要建厂,只有目前几个工匠肯定是不够的,需要培养更多的工匠。但烧制玻璃并非什么高深技术,诀窍很容易就被学会了,所以挑选靠谱的工匠非常重要。
闵悉以前吃过亏,这次他打算跟招来的每个人都签订契约,要求不得泄密,在契约约定的时限内不能辞工,一旦泄密,便要进行巨额赔偿。
这次闵悉倒是不太担心有人泄密,毕竟他现在的身份跟当初在欧洲的时候不一样了,更何况这琉璃窑还是御窑,民不跟官斗,跟皇帝作对就更不敢了。
闵悉在筹备建厂的时候,丹阳子则在设法解决涂层的问题。他发现水银做涂层的效果非常好,甚至不输给银,而且成本低廉,便兴致勃勃地跟闵悉汇报。
闵悉当场便否决了这个做法:“水银是有毒的,它对我们的身体有害,咱们镜子卖得不便宜,不能为了省钱而让人受害。锡呢?”
丹阳子摇头:“锡不行,很难消除气泡,涂上去不易均匀,影响镜子的质量。而且锡还有个缺点,就是容易生锈。”
“目前看来只能用银了。你多试试,看能不能找到别的银色的金属。”闵悉给丹阳子提供思路,希望他能够在冶炼的时候发现铝的存在。
“那我还得多试试才行。”丹阳子道。
“慢慢来。”
云霁得知闵悉要跟皇帝合伙办琉璃厂,便从云祥号给他安排了几个管事,让他们协助闵悉去办厂子,包括造窑、搭建厂房等工序,都有人协助去做,闵悉自己只需要监工就行。
工匠们也是让牙人去找的,专门找那些失地的农民,因为这些人失去了土地的依仗,只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报酬,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保障,他们会一心一意把心思放在琉璃厂里,也会更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