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顶着这前朝皇女的身份回到太原,未必就是福,
一趟契丹之行,让她多了历练,看待政局情势的眼光也已不同以往。
她明白,晋王效忠的是前朝,而非她马摘星,若因自己身为前朝皇女而妄自尊大起来,晋王反会更加提防。
终于,太原城近在眼前,她老远就见到晋王亲自率着六军主将,在城门外恭候,疾冲很是意外,上前拍了拍马车,‘老头居然亲自出来迎接妳了!’见马车内另一人也想探头望望,忙阻止,‘你先安分点,别惹注意。’
马车停下,晋王李存勖亲自上前打开车门,将摘星迎下车,她似乎早已料到,不惊不惧,态度从容自谦。
疾冲勒马,竟没有下马,在马上冷眼旁观老头子演出这场大戏。
他压根不信老头子会对摘星称臣,亲自迎接又如何?其他百姓呢?马家军呢?怕是早已封锁了摘星是前朝皇女的消息。
‘本王亲率小儿、六军将领,恭候皇女回城。’晋王正欲行参见大礼,摘星连忙阻止,‘晋王多礼了,日后还是像往常一样,称我摘星或一声郡主即可,所谓皇女称号,实在不习惯。’
‘皇女殿下不习惯,可总得有人要习惯啊。’疾冲在马上听了,高声道。
李继岌朝他瞪过去一眼,疾冲佯装未见。
‘本王已备妥舆轿,请上轿。’晋王道。
‘有劳晋王。’摘星顺从地上了舆轿。
疾冲愤愤不平,故意准备舆轿来接人,就是为了把摘星藏起来,不欲让人瞧见嘛!
他却忘了,摘星离晋,原本就是悄然而行,若忽然大张旗鼓回晋,还得向马家军与百姓先解释一番来龙去脉,只会更添混乱。
舆轿一路低调将摘星带回晋王府,晋王亲自领着摘星来到议事大厅,除了六军将领,晋国诸多文武大臣早已等待多时,见她到来,纷纷起身,高喊‘拜见皇女’。
摘星见到这等大场面,心道:一次把人都找齐了,倒也省得麻烦。
她婉拒晋王推荐的主位,娇脆朗声道:‘晋王,还请听摘星一言。此次前往契丹,能够顺利完成任务,实是天佑。但摘星自知无法胜任统领马家军,在此愿交出马家军兵权。’
此话一出,满厅众人皆大感错愕,表情难以置信,晋王脸上诧异一闪而过,随即淡定。
这女子的确聪慧,简简单单一个决定,便足以化解日后许多纷争。
王世子李继岌忍不住问:‘郡主何以如此决定?’
摘星平静回道:‘既身为前朝皇女,便该以大局为重,领军打仗,非我所长,晋王才是个中翘楚,摘星相信晋王一心一意复兴前朝,故愿将兵权交出,马家军上下,从此将听候晋王调度。’
在座众人皆未料想到摘星会如此轻易放出兵权,一时无法反应,倒是晋王很快做出回应,‘那本王便恭敬不如从命。’接着命李继岌传令,即刻将马家军编入六军。
大臣们暗暗称奇,这马摘星倒是挺识时务,她身处晋国,委曲求全,交出兵权,反能护己周全,更能避免一场内乱。
也是,不过一介弱女子,凭什么与晋王争权?又有何能力复国?
但原本担心的一场争权攘利、互相倾轧,在摘星完全释权下,化为乌有,这个结果,无人不满。
摘星身为前朝皇女的第一次出场,不可不谓漂亮,让他们不但留下极深印象,更从此不敢小觑了她。
*
摘星居处已改为棠兴苑,院落早已洒扫完毕,马婧也已先搬了过去,摘星一到,等在主厅内的青菱出来迎接,神色难看,但当她见到摘星亲手捧着柳心骨灰,脸色瞬间一缓,眼眶儿也红了。
虽她早知柳心身分,但毕竟相处过一段时间,心中也确实拿她当主子,知她离世,自然难过,青菱本对马摘星无甚好感,可见她身为前朝皇女,柳心不过是个宫女,她却不嫌弃地一路亲手抱着柳心遗骨,路途遥遥,将她送回晋国,青菱心底多少还是有些感动。
青菱从摘星手里接过骨灰坛,对摘星福了一福,‘多谢郡主。’
‘柳心的身后事,就麻烦妳了。’
青菱点点头,抱着柳心的骨灰去了。
马婧得知她家郡主竟是前朝皇女,简直欣喜若狂,正打算等摘星回来时仔仔细细问上一番经过,却在摘星还未踏入棠兴苑前,先迎来一位不速之客。
‘郡主。’马婧从内厅走出,有些忐忑,‘那个脸上包满了白布的人,究竟是谁?’
摘星一路舟车劳顿,此刻的确有些累了,她坐了下来,马婧倒上一杯茶,她一面喝茶,一面静静看着柳心曾居住过的棠兴苑,典型三进格局,前后都有小院,晋王遣走了青菱,又拨了好些婢女特地服侍她这个皇女,此刻正静静在主厅外,等候差遣。
摘星喝完茶,与马婧回房,直关上房门,才道:‘马婧,此事暂时不得声张,住在西厢房那位,妳也见过,来自朱梁,身分不凡。’
马婧一愣,梁晋可是死对头,那不就是带了敌人回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