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唐悬疑录好看吗 > 第八节(第2页)

第八节(第2页)

从大唐开国之后,玉龙子就作为道教的信物,掌握在大唐皇帝的手中。直到安史之乱发生,大唐天崩地裂,乾坤剧变,玉龙子从此下落不明。

但裴玄静他们已经推测出来,玄宗皇帝李隆基为了救爱妃杨玉环,也为了惩罚太子的不孝,将玉龙子偷偷赠给了杨贵妃。杨贵妃携带着玉龙子,就等于携带了大唐皇帝的钦命,从而获得道教势力的庇护,从马嵬驿兵变中逃脱出来,并顺利避祸进了道教圣山——青城山。他们原先约定,玄宗皇帝随后入川,待时局初定,便从青城山接回杨玉环。再等叛乱平息后,一起返回长安。他们天真地期盼着,到那时,一切都将回到原先的样子,霓裳羽衣舞还是当初的霓裳羽衣舞,骊山宫中长生殿上,盛世仍将天长地久地延续下去。他们只不过做了一个短暂的噩梦。

梦,终究醒来了。然而,醒来后的世界完全不是他们所想的样子。玄宗皇帝还没入川,就传来太子在灵武登基的消息。他知道,全完了。彻底击垮他的不是叛军,而是自己的儿子。

已经荣升为太上皇的玄宗皇帝还是入川了。道人罗公远特意赶到剑阁迎候,并给他带去杨贵妃平安的消息。玄宗皇帝在悲喜交加中,忍痛作出此生最艰难的决定:请道门再行方便,护送杨玉环东渡日本。

大唐已经不再是他的大唐。即使叛乱平复,他也无力保护杨玉环了。她要想活下去,只有离开大唐。

两人在青城山的神女洞中匆匆一别。杨玉环涉水东去,玉龙子象征着李隆基最后的爱意,一路守护着她。

一年后,玄宗皇帝以太上皇的身份返回长安,不久即被肃宗皇帝赶出兴庆宫,移居到年久失修的西内太极宫中,在孤寂和悔恨中苦度光阴。这时,他做出了一个大胆的举动,以寻找贵妃的魂魄为由,派道士杨通幽去日本看望杨玉环。

这样做无疑将冒巨大的风险,但玄宗皇帝用一样东西使道门愿为之往:玉龙子。

他承诺,只要道士肯去东瀛,就能用他和杨贵妃约定的密语,取回她手中的玉龙子。

玉龙子就这样重返大唐,并被道门秘密保管起来。

为了确保玉龙子的安全,司马承祯道长将玉龙子送到了台州的天台山上,并以天台山为据点,重整因安史之乱而混乱不堪的道教各门派,使天台山成为了道教南宗的圣地。司马承祯仙去后,保护玉龙子的任务就落到了他的继承人冯惟良的身上。

可以说,自玄宗皇帝晏驾后,整整一个甲子,玉龙子的秘密被很好地保守住了。

元和元年末的冬天,一首《长恨歌》横空出世。谁都没有想到,白居易在王质夫的怂恿下写出这首长诗,并经他的指点,将有关马嵬驿的种种真相,乃至玉龙子的秘密,统统以打哑谜般的手法写进了诗中。

王质夫是怎么知晓这一切的?

裴玄静只能推测,王质夫应该是凭借他与王皇太后之间特别密切的关系,才从族妹的口中听到了这些皇家隐情。

直到此时,裴玄静也终于明白了,当王质夫无故失踪时,王皇太后如此急迫地寻找他,其实是不顾一切地要阻止秘密泄露,因为她深知玉龙子的秘密将掀起轩然大波。但是,即使情势危急至此,她仍然要刻意瞒着皇帝。似乎在皇太后的心目中,天底下最不应该得到玉龙子的,就是她的亲生儿子——当今圣上。

正因为皇太后的这个执念,裴玄静被深深地卷了进来,无法自拔。

她虚弱地说:“我好像有点儿知道,王质夫怎么会突然失踪的了。”

“唔?”

“我们假设王皇太后将玉龙子的秘密告诉了王质夫,而王质夫不知出于什么目的,把相关的内容巧妙地埋设进了《长恨歌》中。《长恨歌》诞生至今已十年有余,流传大江南北,极受民众的喜爱,几乎到了妇孺皆知的地步。试想,在这么长的一段时间里,难道就没人注意到诗中的‘纰漏’之处吗?”

崔淼沉吟道:“我想,一定会有。”

裴玄静回忆起在蔷薇涧与陈鸿的对谈,当时,陈鸿就明显地表示出了怀疑。只是因为手上的线索太少,所以他与真相之间还有相当的距离。但是其他人呢?

王质夫原先在蔷薇涧隐居得好好的,元和六年突然决定应白行简之邀远去梓州幕府,有没有可能是在躲避什么?周至县离长安太近,东川至少有点天高皇帝远的意思。更有可能的是,王质夫自己对于玉龙子的去向尚有不确定之处,于是想借此机会深入蜀地,亲身探访一番。

崔淼说:“如此想来,王质夫在李逢吉赴任东川时辞职离开,也就有迹可循了。”

李逢吉是皇帝的亲信,皇帝派他去东川执掌幕府,使王质夫感到不安,于是他再次决定一走了之。

不过,王质夫所面临的威胁很可能更加具体而凶险,所以他给两位和《长恨歌》有紧密关联的朋友——陈鸿和白居易分别寄去了警告信。他不敢在信中直接陈清原委,只能暗示二位自己遇上了麻烦,且与《长恨歌》有关。

裴玄静说:“他担心这回自己可能会遇害,所以才在信中点出‘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二句,是希望给陈鸿和白居易留下找出玉龙子暗语的线索。而且,他显然更相信白居易,因而进一步给他寄去了玄宗皇帝的御注道德经,几乎等于将暗语和盘托出了。”

“但若非静娘,任凭谁都解不出暗语的。”崔淼的语气中充满骄傲。

裴玄静却黯然神伤:“所以说,质夫先生是作好了万全准备的。”

“他来天台山,莫非也是为了警告冯惟良?”

“应该是的。”裴玄静道,“玉龙子就在天台山上,所以王质夫亲自前往。但他没有想到,柳泌已提前一步到达台州,并以台州刺史的身份,利用官府的力量将整个台州乃至天台山都监控了起来。所以,王质夫还未上天台山,就被柳泌抓住了。”

“但柳刺史是皇帝派来的。”

裴玄静明白崔淼的意思,她也在疑惑,柳泌的行动是否直接由皇帝指使?

如果答案为“是”,那么皇帝对于玉龙子的秘密究竟掌握到何种程度?对于裴玄静的青城山寻仙之旅的真实目的,又掌握到什么程度?裴玄静的一举一动,到底有多少是在他的盘算之中,又有多少超越了他的意志范围?

不过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玉龙子最后被聂隐娘夺走,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

此外,王质夫临死前为什么要说,柳泌想毁掉玉龙子?如果柳泌的确奉旨而行的话,皇帝又有什么理由要他毁掉玉龙子?裴玄静认为,皇帝肯定最想要玉龙子完璧而归。因为只有这样,才能重申他的权力乃天命所与,并且击碎所有觊觎玉龙子的蠢蠢野心。

毁掉玉龙子,就等于毁掉李氏替天行道的依据,皇帝怎么可能给柳泌下这种命令。如果王质夫不是胡说八道,那么就一定是柳泌对皇帝阳奉阴违,私底下实施着自己的阴谋。

韩湘不是早就指出了这一点吗?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