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怔愣:杨业?是他知道的那个杨业吗?
如今镇守在代州,抵御辽军,屡立战功,被起了一个绰号叫“无敌”的刘继业,原名就叫杨业。
不过,他如今可不是大宋人,而是那北汉的臣子,这个刘继业的名,还是已逝的北汉世祖刘崇赐下的。
天幕这么一说,刘均小儿本就胆小多疑,恐不会再信任于他了。
却不曾想,明女郎突然爆出一个惊雷:“这里插一句题外话——赵光义亲征竟然是打过胜仗的,杨业最开始就是跟着北汉干的,后来宋太宗带着宋军猛攻北汉,刘继元不敌直接投降,反而是杨业据城苦守,最后是刘继元这个皇帝派人劝降的杨业。”
“赵炅倒也没有我想象当中这么差劲,起码招降杨业之后,非常信任地让他继续镇守在代州,就挺有魄力的,杨业也确实一直大败辽军。”
“他的妻子折氏,就是非常欣赏咱们穆桂英、百岁仍披甲出征杀敌的佘老太君原型。”
终于知道驴车漂移的宋太宗是谁,赵匡胤却没有自己想象中那么震惊。
若是天幕一直不说,恐怕“祇”离开后,两个弟弟都会死在狱中。
现在知道了,倒是能把赵光美给择出来。
如今的北汉皇帝刘均看向养子刘继恩和刘继元,颇觉不解:
他原本打算传位给继恩,为何最后是继元当了这亡国之君?
复又叹气:将军深受父亲信重,留在这儿反倒是耽误了他。
既然必定会亡国,又何必把责任扔给孩子们,不如就让自己来当这个投降的亡国之君吧。
他望着天幕苦涩一笑:明女郎不喜宋朝,但天幕的出现,反倒帮了宋朝。
这可真是,让人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
“个人认为电视剧改编得最好的一点,就是穆桂英接下元帅的重任后发现自己怀孕,为了大义选择堕胎。和演义中她军阵之中产子、背着婴儿继续战斗相比,人物弧光显然更加明亮一些。”
女子封侯,辽萧太后“有四个字可以总……
“大敌当前,难道他比天下百姓都重要吗?”明月念出了电视剧中穆桂英的这句经典台词,心中不无叹惋之意。
“当然了,群像的刻画上肯定还是演义更胜一筹,杨家将世代忠义,悉数投身于保家卫国、抗击外族,穆桂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但若无其他将领的配合,她也难以立下赫赫战功。”
“值得一提的是,演义中穆桂英也一样以女子之身被封为了浑天侯,儿子长大成人后,她才从朝堂之中隐退,比花木兰的结局合理了不少。”
“传统结局中,穆桂英身死于征西之战,神话结局中,她当然是得道成仙了。”
“不管是哪个版本,穆桂英的主体性都远高于樊梨花,女将形象的变化,也代表着社会观念的进步。”
“和前三位巾帼不同的是,梁红玉并非虚构的人物,‘红玉’的名字可能是杜撰出来的,但她的事迹却是在正史中明确记载着的。”明月叹气,“真实的历史中,梁红玉屡立战功,开创了功臣妻给俸制度,被封了一个又一个国夫人,但始终未能得封侯爵之位。”
“不过,大家不要以为女子封侯只能存在于文艺作品当中,相士许负被汉高祖封为鸣雌亭侯有可能也是杜撰,但正史之中,吕雉确实让萧何之妻承袭了她丈夫的酂侯之位,并给自己妹妹吕媭封了临光侯。”
“遗憾的是,西汉之后就再也没有女子封侯的实例了,直至明末女将秦良玉横空出世,她在丈夫死后代领夫职,平定战乱、战功赫赫,抗击清军、宁死不屈,崇祯皇帝曾为她作诗四首,后世文人也对她多有称赞之语。”
“清顺治三年,南明隆武帝封秦良玉为忠贞侯,她成为了唯一一位以王朝名将身份出现在正史将相列传中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