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这边多看几眼,本朝记下的特征更多,之后去“西方”寻找白猪时便更容易一些。
诸朝善于绘画者奋笔疾书。
秦汉两朝打定主意要去寻找西猪,唐宋两朝却没有那么着急。、
如今猪肉的食用和养殖范围都远远低于羊肉,除非证实养猪的成本远远低于养羊,否则没必要为此大动干戈。
但考虑到后世猪肉铺子比羊肉铺子数量更多、位置也更好,显然在中原地区,前者的养殖比之后者,肯定存在着一定的优势。
因此西寻白猪,也在唐宋两朝的长远规划之内。
明朝这边,朱元璋搭眼一看,便发现后世猪肉价低于羊肉,显然前者更好养、更划算一些,心下思量:
元末之时耕地增加、牧地减少,羊肉如今已经供不应求,完善养猪技术和寻找西方白猪都很重要,必须同步进行。
洪武元年自己复置了司农司,两年后又将其裁撤并入户部,如今又过去了八年有余,将其再拆分出来,倒也算不得朝令夕改。
朱元璋准备把研究养猪技术一事交给司农司,那出海寻找白猪一事。。。。。。
他眯着眼睛看向下首的几个儿子:老马生出来的这几个小子,确实只有标儿和老四可担重任。
“娘,女儿不想嫁人。”朱元璋的嫡次女在公主中序齿第四,因兄姊宠爱,性情在一众公主中最为“娇纵”,当然,除了她爹娘,没人敢当面这样评价她。
朝野上下提起四公主,也只会说一句“颇有汉唐公主气度”。
马皇后听了这话,一时之间心绪复杂。
她管教子女一向严厉,唯对小女儿颇有几分怜惜,倒是让她养成了和大女儿完全不同的性子。
朱重八虽不说,但她所出的两个女儿中,他最喜欢的肯定还是性情温和贤淑的大女儿。
天幕出现后,小女儿一直蠢蠢欲动,能忍到现在才来找她,已经在自己意料之外了。
而已嫁给梅殷的大女儿,倒是很早就来找她了。
马皇后在心中苦笑了一下:可惜啊,宁国公主殿下进宫来,是为了劝谏皇后娘娘不要受天幕蛊惑。
“后世是后世,本朝是本朝,母亲手伸得太长,恐有牝鸡司晨之嫌。”虽然仍唤自己母亲,但此女已然已经不是她的女儿,而是谨守女四书、唯愿相夫教子的梅家夫人了。
宁国公主却只觉委屈:自己这话掏心掏肺,全是为了母亲着想。
天下女子关我何事?母亲年纪大了,倒是分不清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了。
“你不嫁人,又准备做什么呢?”马皇后叹道。
“女儿就不能一直做公主吗?”小女儿的头枕在自己膝上,声音闷闷的,“我本来就是公主,只想当娘的女儿,不想成为谁的妻子,谁的母亲。”
“真是孩子话。”马皇后轻抚着女儿乌黑的鬓发,心中酸涩。
若是天幕从未出现过,小女儿这样说,自己一定会狠狠地罚她,女子适龄成婚,孝顺公婆,体贴丈夫,为夫家生儿育女才是正道,怎能说出如此离经叛道之语?
但天幕出现了。。。。。。现在想想,自己操办这个婚庆司,未尝不是在发泄心中的不平,又有什么立场来苛责女儿呢?
母女之间沉默良久,感受到膝上的浅浅濡湿,马皇后叹气:“莫要哭了,若你三姊出嫁后,你还不愿成婚,我便向你父皇为你求个封号,也不耽误你妹妹们的婚事。”
“真的吗?”四公主猛地坐起来,破涕而笑,“娘,你真好。”
马皇后用手帕擦了擦女儿的眼泪,故意板着脸训斥道:“行了,忸忸怩怩像什么样子,快去洗把脸。”
目送女儿迈着欢快的步伐远去,马皇后再次叹气:“今日之事,务必如实汇报给陛下。”
不知何处传来一声“是”的答复,马皇后辨认出是女子的声音,心下好笑:她总觉得朱重八顽固不化,几乎没怎么受天幕的影响。
如今看来,也并非如此。
天幕出现之前,他肯定想不到任用女子担任锦衣卫。
虽说如今只有监视内廷、臣子内眷的暗卫是女子,明卫仍全是男子,但马皇后相信,因为性别受到的蔑视,反而会让她们更加竭尽全力地去抓住每一次机会,她们总会有站到高处的那一天。
等明女郎买完肉,诸朝中的某些人才后知后觉地质疑道:“祖母去世,明女郎作为孙女应当服大功九月,服小功九月,服缌九月,如今怎么还买起肉来了?”
“明女郎只是买肉来宴客,她自己也不一定吃。”也有人不把这当回事,“再说了,后世不遵守《周礼》的地方多了去了,就算明女郎真吃了肉喝了酒,你们还能管到天上去吗?”
眼看着后世热热闹闹地正准备开饭,明女郎究竟会不会吃肉马上就见分晓,天幕却突然变黑了:
【请秦·嬴溱洧尽快用餐,系统将于宿主明月用餐完毕后立刻开启传送。】
溱洧一眨眼,便已经回到了自己的书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