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侯纸还没发明出来的秦汉两朝姑且不说,唐宋明的文风都算得上昌盛,但要让官府出钱教导平民百姓,不要求九年,也不要求现代那么多学科,只是让所有人识字,都是在为难他们。
而抽到这条弹幕的秦朝,氛围更加古怪。
无他,商鞅变法中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轻视教化、愚民弱民。
这是专门提醒他的?嬴政失笑。
他早就意识到了这些政策的弊端,不然也不会任由原本选定的继承人扶苏学习儒家思想。
如今有了天幕的出现,似乎有些变革,也可以提前开始了。
刘彻大大咧咧地抽取了下一条:
【卫霍真的太可惜了,尤其是霍去病,封狼居胥后二十三岁病逝,还有卫子夫,坚毅果敢,绝对的大女人。】
汉武朝众人都大吃一惊。
刘彻既喜又忧,狼居胥山是匈奴的圣山之一,去病能在那里筑坛祭祀天地,可见与匈奴之战大获全胜。
先前明女郎在天幕之中说卫霍早逝,但刘彻以为后世人长寿,她口中的“早逝”约莫着四五十岁的年纪,如今仲卿刚过而立之年,去病更是尚未及冠,还可徐徐图之,便暂且按下不表,此时骤然听闻霍去病二十三岁便病逝,担忧之色溢于言表。
至于子夫。。。。。。这个评价,听上去可不像是位“贤后”,看来她在据儿的事情上出了不少力,可惜明女郎没有细讲,自己也无从得知了。
不同于刘彻百转千回的心思,卫青的心里,显然是对霍去病的疼爱更占上风。
担忧疼惜的目光频繁地落在年轻的外甥身上,但刚刚得封冠军侯的霍去病显然并不把弹幕所言当回事。
任谁刚刚十八岁得知自己二十三岁会死,也会觉得没什么实感吧。
霍去病在心里暗自抱怨:
等会儿舅舅肯定要向陛下求太医,给他开一些没什么用的苦药吃了。
小姨也能看到天幕,说不定还要麻烦太医两次。
等回了家,长辈们也不会放过他。
真的甜蜜的烦恼啊。
正想着,他又感受到了另一道不加掩饰的视线,回望过去,是他的表姐——卫长公主,和舅舅一样一脸的关切。
总感觉表姐和之前有些不一样,是自己的错觉吗?
下一个抽取弹幕的是李世民:
【辟谣一下,杨广的母亲和李渊的母亲是亲姐妹,李世民和杨妃刚好是四代旁系血亲,不违反现代法律。】
李世民哭笑不得,和长孙皇后对视了一眼。
长孙皇后无奈一笑:“杨妹妹这会儿肯定慌了神了。”
天幕这么一说,前朝大臣们必然会认为是杨妃借着表妹的身份在后宫生事,甚至还让后世人知道了。
长孙皇后一向怜爱这些后宫的姊妹们,也明白杨妃这次,真的是受了无妄之灾了。
她是隋朝的亡国公主,就算已经诞育了李恪、李愔两位皇嗣,也丝毫不敢娇纵,时刻谨言慎行,唯恐被人抓住了辫子,反倒连累了两个儿子。这样的处境,怎会敢在二哥面前自称表妹呢?后世人还要专门辟谣这个,真是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好在赵匡胤很快抽取了下一条:
【要是赵匡胤一脉继承皇位,宋朝会不会没有那么屈辱?】
赵匡胤心中一梗,怎么抽到了个问句,而且问得非常扎心,没有任何信息可言。
天幕不知是不是感受到了他的怨言,朱元璋抽取的下一条和明朝并不相关:
【前面的问题问得好啊,赵匡胤可是设立了“封桩库”准备用钱把燕云十六州买回来的人,能好到哪去?】
赵匡胤深吸一口气,遏制住破口大骂的冲动。
好家伙,原来这“弹幕”与“弹幕”之间,还能对话呢。
朱元璋也很是无语,他本来还期待着弹幕说出一些和明朝相关的额外信息,结果倒是便宜了赵匡胤,自己的吃亏固然心寒,别人的得利更让人气愤。
天幕早已放出了明天的问题预告,是比较中规中矩的算术题,倒是让诸朝人都松了一口气,毕竟今天明女郎讲了这么多,他们还需要一段时间消化,若是明天还是满满的干货,那也太被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