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签到在诸天万界笔趣阁 > 第4章(第2页)

第4章(第2页)

沉浸于爱子之情的唐太宗不明所以,但还是记起了他要教导太子这件事:

“承乾,后世人评价帝王,不仅看他的仁德,还有文治武功、经世济民,乃至对后世的影响。。。。。。”

“但你也不必桎梏于这些评价。承乾,只要你一心为民,历史是公正的。”

父皇的目光中充满着对他的期许,李承乾内心的酸涩被稍稍抚平,但压力又再次涌上心头:“谨听父皇教诲。”

宋朝。

明月在天幕里说着秦皇汉武,赵光义在下面捧着他哥。

他的嘴皮子还真不错,各种溢美之词把赵匡胤吹得武迈汉唐。

赵匡胤虽有自知之明,但谁不愿意听好话呢?他看这个弟弟也是越看越顺眼。

却不知赵光义心中也有自己的小九九。

比如:金匮之盟。

兄终弟及,若是自己登基,一定比二哥强。

区区辽国,轻松拿下!

明朝。

老朱家刚刚因为一个“祁”字闹翻了天,明月说的秦皇汉武他们是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好在早就安排了人时刻记录天幕所述,等明月答完题,君臣还要聚在一起讨论一番,也不差这一时半刻。

但接下来讲李世民的这段,可不能不听。

因为朱元璋对唐太宗格外有好感,什么英姿盖世,武定四方,各种好词都往他身上套。

恨不得亲手把李渊那开国皇帝的虚名摘下来,送还给真正打下来天下的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令我印象深刻的原因是:他是一位文武双全的帝王。文能虚心纳谏,仁德为民,践行了‘民水君舟’的理论,开创了贞观之治;武有赫赫战功,开疆拓土,异族臣服,有‘天可汗’的美称。他是封建社会少有的圣君,深得民心,连哭昭陵都变成了一种传统。”

“以上三位被合称为龙凤猪。这个组合虽都有晚年昏聩的小毛病,但瑕不掩瑜,可以盖棺定论为明君。”

“接下来的这两位则是不折不扣的昏君。”

欢欣鼓舞的是秦汉唐,气氛沉沉的是宋明。

嬴政也想不到自己还能被后世人评为明君。

听到儒家占据统治地位和明月对李世民仁政的溢美之词后,他本以为“暴君”不受欢迎呢。

刘彻想当然地以为,这个组合排名是按照顺序来的,自己是凤,李世民是猪。

根本想不到,自己被某个撰写《汉武故事》的无名氏编排了一个“彘儿”的小名。

李世民与诸朝臣刚刚欣喜了一秒钟,某位擅长泼冷水的人就来了:“陛下何故自得?哭昭陵成为一种传统难道是什么值得高兴的事情吗?臣子百姓有如此多的冤情未申,可见您的后代有多么昏聩了,恐怕不亚于宋明这两位君主吧。”

魏徵的目光并没有看向太子,但李承乾却感觉如芒在背。

李世民也肃然,他想象不到后世其他朝代的大臣也会来哭前朝皇帝的陵墓,便以为都是本朝的君主无德。

他虽不认为这是太子之过,但面对刚正不阿的谏臣,还是给出了自己的态度:“听闻太子太师李纲脚疾愈发严重,恐力有不逮之处,朕欲搜访贤德,以辅储宫,规劝太子。”

这一举,相较于历史上,早了整整十一年。

而宋朝,就连赵光义也不敢再多话,皇帝目光如刀,割在赵德昭身上。

长兄早夭,作为次子的他是最有可能登上那个位置的人。

但赵匡胤知道,这个儿子看似喜怒不形于色,实则胆小如鼠,难当大任。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