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讲了这么多未来发生的事,对于本朝而言,最有用的还是“科举制”和“天幕五科”。
哦,对了,能跳过那讨好士族的“九品中正制”,对于自己而言,显然也是一件好事。
“最后一个不同点,就是诗才了。曹操的乐府诗选入语文课本的都不少,可见在这方面的成就确实不虚。”
“在乱世群雄的时代背景下,曹操古直悲凉、颇具建安风骨的诗歌应和着他重整破碎河山的人生经历,花枝招展地展现着他的政治理想,也被称为是汉末实录。”
“而王莽这边,虽既勤学又博学,但并未留下传世佳作,不排除人家不喜欢写东西这个可能性,但大概率是没有诗赋这方面的天赋。”
单说曹操,明月可能会顺带着把三国都讲一遍,但题目是对比王莽和曹操,明月也不好意思偏题太多,于是几乎没讲什么蜀国和吴国的事情。
但魏蜀吴的流量可不是盖的,尽管这道题只擦了曹操的边,明月视频收到的评论大部分都和三国有关。
一无所知的四朝皇帝开始抽取弹幕,没有秦朝,刘彻终于能当第一个抽取的人了:
【up主是不是看到农药要出孙权了?策划把东吴门面都设计得出伤那么慢,都督登场率好低,很担心咱们仲谋的命运啊。据说还要把“victory”改成“大捷”,“defeat”改成“再战”,也不知道真的假的?】
诸朝人记得,农药是明女郎之前喜欢玩的那个游戏的别称,自从准备考试开始,就没见过她再呼朋唤友玩这个游戏了。
之前听她和朋友侃大山时还分析过,华夏不愧是起源于农耕文明的种族,连打游戏也要和做农活沾边。
如今诸朝人得知这游戏的胜利和失败不再会用别国语言显示后,心中都颇觉欣慰。
对于刘彻而言,三国的最后一块拼图也已经补齐——孙权和东吴。
发这条弹幕的后世人显然很喜欢仲谋,但朱元璋对于孙权有不同的看法:“君臣之间当以敬为主,孙权总喜欢逗弄自己的臣子,实在有违为君之道。”
孙权和他的一众臣子要是知道这个评价,肯定都非常不屑一顾。
毕竟就算是正史里的仲谋,也是个阳光开朗大男孩,东吴诸臣日常称呼他为“至尊”,君臣之间是出了名的亲密无间。
至尊的手下一个个都对他死心塌地,孙权也确实对于每一个臣子都以诚相待。
开玩笑也不是孙权单方面的行为,就比如“撩虎须”这个事,就是臣子给君主开玩笑。
这个评价完全是“开玩笑的人:开心;被开玩笑的人:开心;网友:不开心”的真实写照。
不过孙权最终败给了曹操,而朱元璋一统天下,胜者书写历史,“君主不能跟臣子不能乱开玩笑”可是成功人士的经验之谈。
涉及为君之道,能接这个话头的只有朱标和朱雄英。
太子殿下附和道:“爹说得对,君臣有别,尊卑有分,儿子受教了。”
同样和臣子关系好到可以开玩笑的李世民无从得知朱元璋的“为君之道”小讲座。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到了后期,确实在皇帝和大臣之间划出了一条分明的界限,这也是类似于玄亮这样的君臣很难在明清出现的原因之一。
李世民在三国众英豪之中最喜欢的,还当属咱们诸葛丞相——他曾称赞武侯之谋举世无双,也曾夸赞诸葛亮有冠代奇才,此时私心里也希望能抽到和孔明相关的弹幕。
可惜天幕不作美,他抽到的弹幕依旧与曹操相关:
【曹老板的风评确实微妙,谁能想到一千多年后,他还会因为某个出圈cg被网暴呢?历史上是曹操专门用金璧将蔡文姬从匈奴赎了回来,他和蔡邕关系老好了,咋可能追杀人家闺女。(叠甲:没有上纲上线的意思,也没有针对软辅和蔡文姬的意思,更没有给曹操洗白的意思。。。。。。)】
括号里的话给诸朝人展示了一下后世的“叠甲”文化。
标点符号早就已经被他们了解运用起来了,但实在是没想到这个“括号”还可以这样用。
四位皇帝都有预感,之后收到的那些奏折,“叠甲”之人一定不少。
对于后世这个游戏改编曹蔡关系一事,诸朝人都没放在心上。
先前这四个皇帝还嫉妒过始皇帝,但自从某一日明女郎在游戏里拿了“嬴政”,听到她手机里一句句让人头皮发麻、尴尬不已的配音,他们就明白,在这游戏里面当英雄也不一定就是好事。
隐居的诸子百家都在天幕五科中找到了自己的定位,涌现在科举考试之中。
墨家学徒因为游戏里“墨子”的形象伤神了很久,要是百姓信以为真,他们可怎么办啊?
看见“庄周”的样子后,他们就更伤心了:人家道家的先贤庄子是个骑着鲲的美男子,咱们墨家的墨子怎么看着不像个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