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去吧,我们再找船!”
几个学子里有人不大高兴地嘀咕了几声,又被同窗哄着,划着小舟往湖心亭慢慢飘去。
谈轻正要走,就见那气质衣着赫然与几个国子监学子不同的布衣少年正捧着书卷走向他们,那秦姓学子也跑了过来拉住人解释。
“他们没有恶意的,就是有些骄纵,李兄不必在意。答应了李大哥带你出来,我肯定是要陪你到底的,李兄不喜欢游湖玩耍吗?”
布衣少年不得已放下书卷,说道:“不必如此,我无意游湖,只想找个安静的地方读书。”
秦姓学子笑说:“读书什么时候不能读?你过几日也要进国子监,到时有的是你头大的时候。李兄你除了读书,就没别的喜好?”
布衣少年道:“我只想读书。”
秦姓学子笑容一僵,挠着脸颊说:“那你也不能走路也看,出门玩耍也看啊!再说了,这本书我看你这两天已经读过很多遍了……你想安静点,那我们就坐下聊会儿天?”
他瞧见这边还有几个石块适合坐,说着拉上少年过来,绕过草丛后才看见岸边的谈轻和裴折玉,便有些尴尬地笑了笑,指着旁边说:“那个,我们可以在这里坐一会儿吗?”
谈轻点头。
他本来就打算走,对爱学习的学子他一贯脾气不错,又暗暗多看了一眼那布衣少年,猜他应当出身不高,定不是京中的权贵子弟,也不知道小小年纪是怎么进的国子监。
那布衣少年被拉下来,手里的书也被秦姓学子拿走了,不得已看向他,等着他开口说话。
秦姓学子这才高兴了,“你刚入京城,对京城了解有多少?也是啊,国子监里不少学子都是权贵出身,你要是不多了解一点,只怕以后得罪人被穿小鞋都不知道,我给你说说吧?就刚才说胡话那韦兄,他爹是大理寺卿,可不敢得罪,还有另外……”
他跟布衣少年飞快说了其余值得一提的同窗来历,布衣少年都静静听完,他就介绍起自己,“我姓秦,李大哥应该跟李兄说过我吧?我呢,是秦祭酒的同族侄子,其实这一片我都熟,我有个小叔,他就在这边做山长,李兄,你听说过桃山学堂吗?”
谈轻刚要放下鱼竿,听人提起自家学堂又顿了顿,挑眉看向裴折玉,裴折玉笑而不语。
两人就都没起身,听那秦姓学子接着说:“不错,就是隐王妃手下那个桃山学堂!朝中刑部尚书周大人就是桃山学堂的第一批先生,去年秋闱他当年教过的第一批学子有几个下场,今年年初都入了殿试,都是你我这般年纪,如今都已经是翰林进士了!”
他又问布衣少年,“你想不想去桃山学堂看看?我小堂叔就住在学堂那边,我小堂婶也在,她在桃山那边创办了女子学院,听说学院门匾是镇国公主亲笔提的,女子学院我肯定没办法带你进去,可桃山学堂可以。李兄,你要是想去我们今天就走?”
布衣少年道:“进去不易吧。”
秦姓学子笑道:“容易得很!桃山学堂没那么严格,大部分学子都是小孩子,每日都要回家的,只有少部分出挑的学子会交给特别的先生带,这批学子也是要参加科考的。”
谈轻默默点头,确实如此。
他当年刚创办桃山学堂时就只做了一个框架,后续基本都是秦如斐带其他先生一起完善的。
但他那以人为本、有教无类的宗旨一直流传至今。
秦姓学子不知想到什么越发激动,“还有,你知不知道,桃山学堂离隐王妃的庄子很近,我要是求一求我小堂叔,说不定我们还能见一见隐王妃……李兄知道隐王妃吗?”
隐王妃本人谈轻看了两个少年一眼,又看裴折玉。
裴折玉饶有兴趣地听着,丹凤眼中满是温柔和耐心,像是不管谈轻要待多久,他都陪着。
布衣少年的反应格外的平静,“当朝隐王的王妃。”
秦姓学子啧了一声,纠正道:“隐王妃之所以闻名不是因为他是隐王的王妃,是因为他为百姓做了很多事情,我们吃的用的玩的还有如今朝中很多利民的政策都与他有关!李兄,我跟你说,不懂隐王妃的好,你有难了!我做梦都想见隐王妃呢!”
谈轻顿了顿,有点尴尬。
接下来让他更尴尬的来了,秦姓学子激动得手舞足蹈,“我们秦家虽然高不成低不就,但朝中有些事也是清楚的,咱们大晋能打赢北狄,让北狄称臣,多得隐王妃做出来的神器枪!还有还有,百姓能吃饱穿暖,也多亏了隐王妃,你知道他还养猪吗?”
“他就是养猪的神!”
谈轻:“……”
裴折玉眸中含笑。
秦姓学子兀自吹捧道:“都说隐王是伪帝之子,但同为伪帝皇子的宁王、梁王即便能在朝中挂职,都只是一些不重要的位子,阜阳王甚至都没有入朝!唯有隐王殿下,深得陛下和安王殿下信任,背后还有当年扶持他对抗伪朝的西北军,如今在朝堂上权势滔天,陛下为何能容忍隐王至此?”
布衣少年问:“为何?”
“因为猪!”
秦姓学子笃定道:“隐王妃养得一手好猪!陛下喜欢他家的猪肉,君后才会让小太子认隐王妃做老师,小太子更甚,听闻小太子尝过隐王妃养的猪肉之后就对御膳房的美味佳肴没了兴趣,茶不思饭不想书也不念了,偷跑到隐王府中帮隐王妃喂猪!”
谈轻就猜到会这样,这是坊间近些年关于他,最离谱的一个传言,帝后都曾经听说过。
明明只是因为裴昭做了一个梦,他跟裴折玉才免遭被裴昭这狠心师娘挫骨扬灰的毒手。
不过真相听起来似乎更离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