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伯,侄媳与苏家,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何况大宝、一忠他们,还叫我一声叔母呢!”
连李氏惊讶过后,都上前轻轻挽起赵婉的手道谢:
“弟妹啊,大嫂……”
“大嫂万不可言谢。”赵婉预判,先一步起身打断。
真心换真心。
李氏出身不高,但对赵婉真是好得没话说。
从进门那天起,她就把赵婉当亲闺女一样,釵环首饰、吃喝玩乐,但凡觉得好的,就都给赵婉送去。
而且隔三差五就关心一番,生怕苏润亏待赵婉。
苏家其他人也是一样。
这段日子,苏家出京的出京,进考院的进考院,明明家里没剩几个人,但依旧每日派人去府上送吃送喝,询问赵婉是否安好。
一日,赵婉偶感风寒。
才传出消息,不到一刻钟,张芸就带著苏远河的媳妇王玉兰上门了。
而且还带来了苏兴旺亲手做的,清河治疗风寒的偏方。
等太医接到圣旨赶来的时候,赵婉都喝完药睡下了。
人非草木孰能无情。
这让赵婉如何能对苏家的事袖手旁观?
解决了心腹大患,连苏远川这个锯嘴葫芦,都憋出话来诚恳道谢。
直到赵婉说苏润对几个孩子还有些安排,这才將话题重新转回苏润身上。
苏润也不拐弯抹角,直接將自己的打算摆出来:
“如今孩子们年纪尚小,玩心重也是正常的。”
“正好国子监八月末才能入学,距今还有五个月,不若让他们出去游歷一番?”
“所谓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也许览遍风月,看尽世態,他们会更清楚自己想走的路。”
对此,苏行很赞同:
“我们再怎么安排,也不可能替他们过一辈子,不若让他们闯闯,也许读书並不是最適合他们的。”
这话主要就是指苏二宝,因为他只喜欢练武,整日不是嚷嚷著要行侠仗义,就是做大將军。
李氏犹豫的看著苏丰,苏丰笑著拍拍她手背,宽慰道:
“让二宝出去试试吧,不行再去国子监也来得及!”
別人苦求的机会,在苏家却是孩子的后路。
这何尝不是苏润努力的意义呢?
苏润拍板:
“那到时候派几个身手好的护卫暗中保护。”
“我们不跟著?”苏远山惊讶地问,这五个里,还有仨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