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只在大军攻伐之境,倘若我大炎已经一统江山,如今边境何来战事?”
“寧背一世之骂名,也要创立万世之太平。”
“唯剑指的方向,才是百姓能生存下去的家乡。”
“一时之损与百代之丰相比,根本不值一提!”
眾人本来是在爭论与大蕃一战应不应该打。
但苏润这话一出,直接升华到了统一天下,天下太平的宏愿上。
周年当即叫好。
对面也有不少学子倒戈到了苏润这头。
见势不对,孔楼提出了『先礼后兵,徐徐图之的论点。
萧均也主张要先以外交手段维持太平,趁机富国强兵,待时机成熟,方可统一天下。
墙头草,隨风倒。
不少草又被风颳了回去。
苏润完全不在乎杂草,张嘴就反击:
“昔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寢。”
“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苏洵的六国论,苏润只记得这三句,再多也没了。
故拋出这论点后,苏润就开始理论结合实际,用六国灭亡的教训,推翻孔楼的新论点。
苏润有梁玉、徐鼎帮著补充。
向波和周年更是能拿出大炎实际国情做佐证,给苏润的论点增加了可信度。
司彦盯著苏润。
一旦发现苏润有说跑偏的跡象,就及时提醒,快速修正圆场。
而叶卓然则是整理对面的论点交给张世。
张世从中抓到破绽,再提供给苏润。
相比於孔楼和萧均带著的一盘散沙,连忙都帮不上,话说不到两句就被击溃,主战派可谓是所向披靡。
爭论很快落下帷幕。
无需七日,与孔楼的第一战,苏润就大获全胜!
张教諭看著意气风发的学子们,沉声道:
“青出於蓝而胜於蓝!”
虽然是夸讚,但张教諭这语气太生硬,倒是让人听不出一点高兴地意味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