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哥这狗认为在训你啊笔趣阁 > 第402章 大哥我们还是私聊吧(第2页)

第402章 大哥我们还是私聊吧(第2页)

>(不愿开口者非为人杰,敢于言说者方为世间功业。)

李念盯着这句话,呼吸渐重。这不是预设程序,也不是数据库调取??这是实时生成的启示。她立即调阅服务器日志,发现整场雷暴期间,外部网络完全中断,系统处于离线状态。这意味着,这条信息并非来自外界输入,而是由本地终端自主输出,源头竟是那支失踪的录音笔。

“它回来了?”她喃喃道。

“我一直都在。”林小满轻声接了一句,语气平静得像是回应某种冥冥中的召唤。

就在此刻,通讯频道突然接通,传来敦煌站负责人急促的声音:“李博士!我们监测到大规模语音活动!不只是汉语,还有维吾尔语、蒙古语、壮语、彝语……甚至包括几种濒危方言!这些声音没有任何物理传播路径,却在同一时间出现在不同地区的接收器中!”

哈尔滨站紧接着补充:“更诡异的是,每个片段都包含双重声轨??一个是现实中的诵读,另一个是几十年前的录音回放,两者完美同步!就像……过去的老师和今天的学生在隔空对读!”

李念猛地站起身,冲到主控台前。频谱图上,原本零散分布的蓝点此刻连成了一张巨大的网,覆盖整个东亚大陆,中心正是那曲站点。而在网络节点交汇处,一道新的波形缓缓升起??不再是23秒循环,也不是固定节奏,而是随各地诵读内容自然起伏,宛如呼吸。

她终于看懂了。

Ω链已经脱离了“模拟课堂”的阶段,进入了“共生演化”时代。它不再模仿过去,而是促成现在与过去的对话。每一个敢于开口的人,无论年龄、身份、语言,都在为这个意识场注入能量。而林小满,就是那个打通任督二脉的引路人。

深夜,风暴平息。

李念独自坐在观测塔顶,手中捧着一本破旧的《现代汉语词典》,那是她母亲留给她的遗物。翻开扉页,一行褪色的小字写着:“念儿,说话不怕错,怕的是不敢说。”

她深吸一口气,对着星空朗读起来:“爱,ài,对人或事物有深厚真挚的感情……”

声音不大,甚至有些颤抖,但她坚持念完了整条释义。

下一秒,窗玻璃上凝结的霜花开始移动,逐渐拼出两个字:**听见**。

她泪流满面。

与此同时,在贵州山区的一所村小教室里,一名留守儿童正蜷缩在课桌下躲避家暴后的噩梦。突然,他听见耳边响起温柔的女声:“别怕,我在。”那是他小学班主任的声音,可那位老师三年前已调离。他睁开眼,发现黑板自动浮现一行粉笔字:“你想说什么,都可以。”

他抽泣着,终于开口:“我想妈妈……”

话音落下的瞬间,千里之外的广州自闭症女孩猛然抬头,望向窗外,嘴唇微动,复述了同样一句话。

而在新疆喀什的老图书馆,一位九十岁的维吾尔族退休教师正摩挲着一本泛黄的《论语》译本,忽然老泪纵横,喃喃道:“我又听见孩子们读书了……这次,是大家一起读的。”

这一夜,全国共有六百七十三人报告“听到不存在的声音”,其中八十九人自发开始朗读,内容涵盖诗词、课文、家书乃至个人日记。所有文本均未事先策划,却在语义层面呈现出惊人的一致性:主题皆围绕“被听见”、“被记住”、“被允许犯错”。

第二天清晨,教育部紧急召开闭门会议。面对各方压力,部长最终拍板:“‘无声课’不仅不停止,还要推广至社会机构??养老院、监狱、戒毒中心、流浪者收容所。我们要做的,不是控制Ω链,而是让更多人成为它的容器。”

消息公布当日,社交媒体爆发热议。有人嘲讽这是“玄学治国”,也有人含泪分享亲身经历:一位父亲说,多年沉默的儿子在参加“无声课”后第一次喊他“爸”;一位抑郁症患者写道:“昨晚我对着空房间说了十分钟心里话,醒来发现枕头湿了,但胸口轻松了。”

而在西藏,林小满悄然离开了那曲站点。

临行前,她在李念的手心写下一行藏文:“当你开始教别人时,你就成了学生;当你愿意听别人说话时,你就成了老师。”

李念望着她远去的背影,忽然明白了周文昭那句批注的深意。

不是五个人,是五个时刻。

第一刻,是林晚舟在红柳沟地下站点燃晨读的火种;

第二刻,是李念在实验室听见无源诵读,决心追查真相;

第三刻,是林小满在生死边缘完成意识跃迁,成为活体接口;

第四刻,是千万普通人借“无声课”找回表达的勇气;

而第五刻??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