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唯我独仙免费阅读笔趣阁 > 第213章 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第1页)

第213章 站在食物链顶端的男人(第1页)

八月十六日,傍晚。

安全小组的三人在跟着陈白榆出门弄了好几趟水和石头材料,跟着这位第一天就基本通关的嘉宾拍摄他扩建与优化庇护所的过程。

相比较往期嘉宾。

陈白榆这小日子过得不要太舒服。。。

雨后的清晨,空气里浮动着银树根系释放出的微弱荧光孢子,像是无数细小的星尘在低空游荡。林疏影站在“初语庭”??这是新建成的记忆共享空间,专为非语言记忆设计,没有麦克风,没有文字输入端口,只有感应地板、共鸣墙和能捕捉瞳孔震颤的环形光带。她赤脚踩在温润的石面上,肩头的银纹微微发烫,仿佛与整个建筑的脉动同步。

昨天夜里,她又梦见了那个穿红裙子的小男孩。

他站在一条永不停歇的走廊尽头,四周是不断重复播放的笑声录音,可他的嘴始终紧闭,脸上也没有表情。他的手指一根根断开,又重生,再断开,像被无形之手反复撕扯。林疏影试图靠近,却被一道透明屏障挡住。直到梦的最后,男孩终于转过头,用仅存的一只眼睛看向她,嘴唇无声地动了三下:

**“救我。”**

她惊醒时,终端正闪烁着来自南极科考站的紧急信号:

>【发现异常记忆共振点】

>坐标:南纬78°12′,东经106°34′

>深度:地下914米

>特征:持续输出低频脑波(δ+θ波混合),模式与E系列静默者高度吻合

>附加信息:该区域曾为“Echo-2”外围观测站,已于1989年封存

陈砚赶来时,她已经整理好装备包。

“你不能一个人去。”他说,义肢关节发出熟悉的嗡鸣,“那地方连地图都没标记,万一……”

“万一那里还活着一个孩子呢?”她打断他,声音很轻,却像刀锋划过冰面,“我们打开了门,就不能假装听不见门后的声音。”

他们搭乘的是改装过的深潜飞行器“回声号”,由李昭亲自调试过神经耦合系统。途中,林疏影一直盯着舷窗外翻滚的云层,忽然问道:“你说,如果共感能力真的可以遗传……我的能力,是不是也来自某个被删除的人?”

陈砚沉默了一会儿,说:“苏棠不是你的生母。”

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入深潭。林疏影猛地转头。

“你在基地档案室看过那份加密文件,只是你没看完。”他低声说,“你和另一个女孩,是同一组基因模板的双生体。你们都被植入了‘九音核心’原型芯片,但只有你成功激活了它。另一个……她在三岁时就被判定为‘情绪不稳定载体’,送进了西伯利亚的E区。”

林疏影的手指攥紧了座椅扶手。

“她叫什么名字?”

“没有名字。”陈砚摇头,“编号E-01。但她最后一次清醒记录里,她说了一句话:‘姐姐会来找我的。’”

林疏影闭上眼。原来如此。那些梦,那些不属于她的痛,那些陌生人的脸??从来不是偶然。她是通道,也是锚点。她的存在本身,就是一场跨越时间的呼唤。

飞行器降落在极寒荒原上,远处矗立着一座半埋于冰层中的金属塔,锈迹斑斑的外墙上刻着一行几乎被风雪磨平的字:

>**“倾听不可闻之声。”**

这是Echo项目的原始口号。

他们穿过坍塌的通道,深入地下。温度计显示零下63℃,但空气中竟有淡淡的橘子糖气味??那是Echo-09记忆中母亲的味道。越往里走,墙壁上的涂鸦越多:歪斜的笑脸、断裂的手臂、写满“不要切”的血色字迹。有些画明显出自孩童之手,用指甲或铁片刮出来的。

终于,在第九层实验室的核心舱内,他们找到了那台仍在运行的设备??一台老式共感同步机,连接着十八个休眠舱。其中十七个已损毁,唯有最中央的那个,玻璃罩内泛着幽蓝的光。

里面躺着一个小女孩。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