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料到竟然会招来如此严格的盘问,崔器有些沉不住气了,他们虽然已经改名换姓,但是这身份户籍能作假,路引却是很容易看出问题的,不由得便捅了捅崔成。
崔成仍旧装着镇定,一面伸手从袖袋里掏出一张银票朝着官差递过去。
这种地方上的官差最好打发了,他给的又这么多,这些人应当满足了。
谁知官差却一把将银票拍落在地,呵斥道:“干什么呢!?我让你给我看路引和身份文书,你给我银票干什么?!”
他这一疾言厉色,连崔成也吓了一跳,崔器就更不必说,几乎是下意识的伸手去了腰间。
官差立即招呼人:“给我拿下!他们不对劲!”
崔成跟崔器都还来不及反抗,已经被众人一拥而上的扑倒在地。
阮小九一直在对面的茶寮看着,等到官差这边办完事了,才微微一笑,压了压头上的斗笠,伸手叫过一个孩子来,给了他一两银子,又道:“小兄弟,你把这个给官差大哥,这银子就归你了,好不好?”
小孩子哪里见过这么多银子,毫不迟疑的就答应了,接了银子朝着那群官差跑过去,把手里的东西给他们:“刚才有个人让我把这个交给你们!”
官差伸手接过来打开,发现竟然是一封海捕文书,上面清晰的画着人像,看完这封文书,他忽然灵光一闪,猛地回头去看刚刚接到了举报才去抓的这两个人,仔细的盯着看了一阵之后猛地拍了拍大腿:“你们就是朝廷钦犯!”
崔成跟崔器此时势单力薄,根本不敢反抗。
他们心里清楚,他们带来的都是明昌公主的人,若是再说出更多,或是让人帮忙,那就难免会暴露出明昌公主。
若是不说,明昌公主或者还会救他们一命,可若是说了,那他们只会死的更快。
阮小九是在五天之后追上了苏邀的船的,上了船便径直跟苏邀和崔远道禀报了之后发生的事,又说:“果然是崔家的人,只是……不知道他们到底听命于谁。”
崔远道摸了摸自己的胡子:“反正不会是那帮人,若是他们出手,不会是如此拙劣的伎俩。”
他说完便看着苏邀:“县主仔细想想,是不是得罪过什么人。”
这看着倒是像是妇人间的手段。
苏邀挑了挑眉,她得罪的人可多了去了,只是最近得罪的一个,似乎只有明昌公主。
想到陈东当时说李嘉敏身边还有人逃脱,她心念一动:“还真刚刚得罪过一位大人物,若是当真是她出手,那倒是我白担心一场了,我还怕是那帮人动手呢。”
崔远道何等老谋深算,一听苏邀说刚得罪过的大人物,便马上想到李嘉敏和明昌公主,便失笑点头:“这样倒也说得通,毕竟汾阳王府从前跟明昌公主府的关系十分不错,崔家的人出了事,有些投奔到明昌公主那里,她正好又恨你入骨,用这些人来对付你,也是顺理成章的。”
第912章一百一十一矛盾
明昌公主的心疾好一些的时候,天气已经彻底凉下来了,李大夫人匆匆穿过回廊,见郑姑姑端着托盘出来,便急忙问:“母亲她好些了吗?”
因为生病,明昌公主的性情更加的暴躁,大家更加小心翼翼,李大夫人自知自己不受婆母喜欢,便更是打起了十二万分的小心,生怕会惹得她哪里不高兴。但是这次却没法子-----她娘家的人来了,并且透露出想要给李锦娘订亲的意思。
要是换做从前,李大夫人倒是未必看得上自己娘家的侄子,但是现在今非昔比了。
这次围场的事情过后,再没长眼的人也知道如今明昌公主是失宠了,再加上云章县主之前退过亲……李大夫人再三思量过后,反而觉得挑来拣去的,不如嫁到自己娘家去,好歹哥哥嫂子们都是忠厚老实的人,侄子也是实诚的,女儿无论如何也好过日子。
可她一个人想没有办法,家里现在作主的说到底还是她的婆婆明昌公主,行不行的,得等明昌公主做决定。
最近她没少在郑姑姑这些人身上下功夫,也因此双方关系缓和了许多,听见李大夫人的问话,郑姑姑轻轻的点了点头,示意明昌公主今天心情不错。
李大夫人深吸了口气,端起笑脸进去,笑盈盈的行了礼,见明昌公主坐起来了正要漱口,急忙亲自过去接过了丫头手里的痰盂,等到伺候明昌公主漱过口,才轻声道:“母亲,上次我跟您提过,我娘家的哥哥嫂子来了……”但是因为明昌公主心情不好,所以一直没有见他们。
到底是姻亲,还是要见一见招待的,明昌公主缓和了脸色:“论起来,都是我失礼了,让舅老爷和舅太太受了委屈,大儿媳妇,你吩咐下去,让厨房好好整治一番,给他们接风洗尘。”
李大夫人笑了起来,虽然说这本就是应该的,但是家里经历了这么多事,她还以为明昌公主心情必定十分恶劣,未必肯见她的娘家人。现在明昌公主既主动提起,她便感激的道了谢。
明昌公主不甚在意的摇了摇头,又问她:“锦娘那丫头今天怎么没陪你一道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