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天下无敌的我不知道 > 第333章 遗风(第2页)

第333章 遗风(第2页)

李玄霸心头一震,终于明白其用心之深。这不是单纯的军事决策,而是一场与朝廷、与帝王心理的博弈。桂玉以不仅要打赢高元,更要赢下这场“道义之战”。

当夜,桂玉以召集诸将议事。薛世雄道:“末将已派工曹连夜打造冲车、撞木,准备强攻平壤南门。另遣精锐潜入城周,烧其粮囤。”

赵孝才补充:“探子回报,平壤城内已有逃民,民心浮动。若能散布谣言,说高元欲弃城南逃,或可引发内乱。”

桂玉以点头:“准。明日即散播消息,就说高元已携珍宝出逃,留下百姓受死。再派人伪装难民混入城中,煽动骚乱。”

李玄霸道:“万一倭国援军真至?”

“那就打到他们不敢再来。”桂玉以冷然道,“传令沿海各哨,严密监视海面。若有船队靠近,立即以火箭攒射,焚于海上。我要让天下知道,谁敢插手我大隋之事,就得付出代价!”

众将凛然领命。会议将毕,忽有亲兵急入:“报!于仲文将军求见!”

帐内众人皆惊。李玄霸低声道:“他不是留在辽东主持善后么?怎会亲至?”

桂玉以神色不动:“请他进来。”

须臾,于仲文步入帐中。他一身素袍,未着铠甲,面容憔悴,双目凹陷,仿佛三日未眠。见到桂玉以,他并未行礼,只是深深看着他,良久,才开口:“你真的要打到平壤?”

“不只是平壤。”桂玉以直视着他,“我要彻底灭了高句丽,断其国脉,永绝后患。”

“可陛下已有密诏。”于仲文从怀中取出一封黄绢,“命你止步乌骨,待朝廷使者前来受降,不得擅自入境平壤。”

桂玉以接过诏书,看也不看,随手投入火盆。火焰腾起,映照着他半边染血的脸庞。

“于兄,你还记得我们初入辽东时,看见的那一片白骨林吗?”他缓缓道,“那是二十年前,先帝征高句丽时留下的。一万两千名士卒,埋骨于此,无人收殓。当时你说,这一战,不能再让将士们死得不明不白。”

于仲文闭目,喉头滚动。

“现在,机会就在眼前。”桂玉以声音低沉却坚定,“只要再进一步,就能终结这个祸乱东北百余年的贼国。可你告诉我,为了遵守一道可能明日就被收回的诏令,我们就得停下?让高元喘息?让乙支文德的阴谋重演?让下一个桂玉以,再带着同样的遗憾回到这片土地?”

于仲文睁开眼,眼中已有泪光:“可你知不知道,你每进一步,杨广就越坐立不安?他不怕高元,他怕的是你!一个能不靠圣旨就拿下辽东的人,将来会不会也不需要皇帝?”

“我不是要取代谁。”桂玉以摇头,“我只是不想让历史重复。如果忠诚意味着眼睁睁看着战机流逝,那这种忠诚,我不配。”

于仲文长叹一声,忽然解下腰间佩剑,放在案上:“这是我父亲传给我的剑,他曾随先帝征辽,战死于萨水。我一生谨守军令,不敢逾矩半分。可今日……我信你一次。”

桂玉以震惊抬头。

“我不阻你。”于仲文声音沙哑,“但我也不陪你走下去了。我这就回东岸,向陛下请罪,说未能阻止你东进。若你要杀我,现在就可以动手。”

桂玉以起身,郑重一拜:“于兄,你是我最敬重的同僚。此战若成,功归三军;若败,罪由我一人承担。你走吧,不必请罪??因为这不是背叛,是选择相信将士们的血没有白流。”

于仲文转身离去,背影萧索如秋叶。帐内一片寂静。

三日后,平壤方面未见动静。桂玉以果断下令:全军开拔,直逼平壤城下。

大军压境,旌旗蔽野。距城十里扎营,昼夜操练,鼓角不息。又派骑兵绕城奔驰,射书入城,宣称“三日内不降,破城后屠尽王族”。

城内果然大乱。第四日清晨,城门忽开,数百百姓涌出,哭诉城中粮尽,高元欲强征民女充军,人心惶惶。

桂玉以立刻下令开仓赈济难民,并亲至阵前安抚:“尔等皆我大隋子民,勿惧。待破城之日,只诛首恶,不扰百姓。”

此举大得民心。当晚,便有守军百余人翻墙来降,供出城防虚实:北门年久失修,护城河淤塞,可架浮桥强渡。

桂玉以当机立断,命薛世雄率五千精兵夜袭北门,李玄霸领主力佯攻南门,形成夹击之势。

那一夜,风雨交加。隋军冒雨涉水,攀城而上。守军猝不及防,北门迅速失守。高元闻变,欲乘舟从水门遁走,却被早有准备的水军截获,当场擒拿。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