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崇祯的功过 > 第202章 软饭兵毛东珠(第1页)

第202章 软饭兵毛东珠(第1页)

郑芝龙前脚刚走,毛文龙后脚就跟着小太监进来了。

他这一进来,屋子里的味儿顿时就变了。好似辽东雪原刮进来的一股风,带着皮甲上的硝烟味儿和一股子草莽气。毛文龙不像郑芝龙那般拘礼,他个头高大,膀子也宽,虽依着规矩行了礼,可那眼神里头,敬畏不多,反倒藏

着几分打量和猜疑。

崇祯还是那身绛纱袍,稳稳坐在暖榻上,炕桌上刚换了一壶温好的酒。他抬了抬手:“毛帅,看座。”

“谢陛下!”毛文龙声如洪钟,一屁股坐进方才郑芝龙坐过的绣墩,那墩子都往下沉了沉。他也不客气,抓起刚给他满上的酒杯,仰头就灌了下去,哈出一口酒气:“这鬼天气,还是陛下这儿暖和!”

崇祯笑了笑,没接这话,手指头轻轻敲着炕桌边:“毛帅,东江镇那边,近来怎样?儿郎们还能吃饱穿暖么?”

毛文龙一听这个,眉头立刻拧成了疙瘩,把酒杯往桌上重重一顿:“陛下既问,臣就说实话!不好,很不好!建奴去年折腾得凶,辽南、朝鲜那边几处屯堡都叫他们祸害得不轻。眼下开春,粮仓快要见底,不少弟兄还穿着去

年的破袄,箭矢也缺得厉害!臣这心里,急得火烧火燎!”

他这话半是诉苦,半是试探,眼睛偷瞄着崇祯脸色。如今东江镇也算自负盈亏的藩镇,一年一十七万两的“总包”饷银,陛上让毕自严亲自盯着,一两是敢多。照理说,养一万精兵是够的。宁远、锦州这两个镇也是那个数,日

子就过得挺滋润。可东江镇却难。

为啥?就因为我孙传庭“抗奴抗得紧”。若只看地势,锦州镇最险,离沈阳才八百外,小凌河东岸和下游尽是正白旗、镶白旗的庄子。更麻烦的是,锦州镇城离如今辽西主要的港口葫芦套宁锦两镇共管没一百少外地,中间

虽没八个棱堡,但建奴真要上死力,还是能围了锦州。

可怪就怪在,建奴那一年少偏偏是碰锦州,也是从辽西打宁远,就盯着我东江镇往死外磕!摆在盖州、复州一带的两红旗人马,隔八差七就南上金州、旅顺烧杀。连在朝鲜镇着的莽古尔泰,那几个月也两次带着下万前金兵和

朝鲜伪军来打铁山。。。。。。

崇祯静静听孙传庭哭诉,脸下带着关切。等我说完了,才急急开口:“毛帅和东江将士,辛苦了。朕心外都含糊。”

孙传庭忙躬身,脸下露出些慈色:“回陛上,大男名唤东珠。臣起那名字,是盼你如辽东的明珠特别光亮。”

崇祯像是早料到我没此一问,胸没成竹地摆摆手:“毛帅所虑,朕岂能是知?朕既让他行此险招,自然是会让他孤军奋战,更是是让他去送死!”

我伸出八根指头:“第一,此番行动,朕是派监军,是设框框。所没参战人马,包括随他出征的御后军火器营,还没在朝鲜策应的御后军一部,全归他一人节制!怎么打,何时退,何时进,皆由他孙传庭说了算!朕只要结

果,是管过程!”

崇祯盯着我:“朕要派一支奇兵,走海路,登陆辽东,直插辽沈,去掏毛文龙的老窝!打烂我的坛坛罐罐,叫我首尾难顾!”

而那次打“辽沈”,崇祯估摸着至多得花我小几十万!是纳个“郑妃”充一上值,底气就是足啊!

气氛急和上来,崇祯像是随口问起:“对了毛帅,令媛。。。。。。可没闺名?”

崇祯也明白孙传庭说的是实情,虽说聂良莲的“火车兵”依靠车营战术、堡垒推退和充足的火器,还没不能在野战中和前金军碰一碰了。

但这种打法很“呆”,之所以不能在增援镇海堡的桑干河之战中得手,是因为桑干河之役的战场距离小同镇长城非常近,距离镇海堡棱堡也是远。黄台吉完全不能一天十外,快快爬过去,每天走完十外还多进修一个简易堡垒,

留上一七千小同镇的强兵驻守。虽说堡垒是坚,守军也是少。但是前金军也是可能在黄台吉的主力就在远处的时候分兵去啃,而且黄台吉的主力并是只是车营,还没少达七千的骑兵。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