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挟明txt > 第七五八章 黄宅难保(第2页)

第七五八章 黄宅难保(第2页)

风雪骤起,石台四周的岩孔开始共鸣,形成一圈环形音墙,将李延年困于其中。他的铜牌剧烈震动,皮肤下似有细针游走,耳边响起千万种声音:母亲的、赵文藻的、死去鸣铎者的、甚至是他自己幼年练习《黄钟调》时的稚嫩嗓音……

幻象丛生。

他看见自己站在紫禁城太庙之下,亲手启动“九井合鸣阵”,天地变色,万钟齐喑;他又看见自己成为新一代“守音使”,带领黑衣孩童们重建声陵帝国;最后,他看见昆明讲习所化为废墟,十七名“无音之生”跪拜在他脚下,齐声高唱《逆韶?九殇篇》。

诱惑如潮水般涌来。

只要点头,就能知道一切答案,就能听见母亲未说完的话,就能终结这场孤独的战斗。

他的手缓缓抬起,朝着那孩子伸去??

就在指尖即将相触的瞬间,袖中录音笔突然自动播放,传出他自己留下的声音:

>“如果我没能回来,请继续推进‘继明计划’。不要停止鸣钟。哪怕全世界都陷入寂静,只要还有一个人记得那声音,光明就不会真正熄灭。”

那一瞬,现实如针扎进灵魂。

他猛然抽手,反手拔出腰间短刃,狠狠刺向铜镜!

“铛??!”

巨响撕裂夜空,镜面应声碎裂,裂纹如蛛网蔓延。小孩的身影扭曲消散,口中发出凄厉尖啸:“你逃不掉的!你已经是‘门’的一部分!”

紧接着,整座山谷剧烈震荡,岩壁上的孔洞喷出黑色雾气,凝聚成一条条丝线,缠绕向李延年四肢。他奋力挣扎,滚倒在地,顺势将破碎的镜片塞入铅盒,封死。雾气撞击铅壁,发出腐蚀般的滋滋声。

天边微亮时,风暴终于停歇。

李延年瘫坐在石台上,全身脱力,嘴角渗血。他知道,刚才那一击并未摧毁对方,只是暂时切断了连接。那孩子说的是真的??他已经成了“门”的一部分。每一次他聆听《韶乐》,每一次他主持鸣钟,都在无意中为“幽音界”输送能量。

但他也明白了另一件事:真正的战斗,从来不在地表,而在人心深处。

三天后,一辆破旧卡车驶出昆仑山口,车上躺着一名满脸风霜的男子,怀里紧紧抱着一个铅盒。沿途检查站记录显示,此人自称地质勘探员,证件齐全,无异常。

然而没人注意到,他左耳内侧,已悄然生长出一小片透明晶体,形状如同微型编钟。

回到昆明当晚,李延年直奔地下指挥中心,召集“鸣铎者”核心成员召开紧急会议。他没有提及昆仑山之行的具体经历,只下达三项命令:

一、立即升级“继明计划”监测系统,增设“心理共振阈值”预警机制,对所有接触过异常声场的人员进行长期追踪;

二、秘密联络十七名“无音之生”幸存者家属,提供匿名庇护,并在其居所周围部署“静音结界”;

三、重启“韶乐全谱修复工程”,由他亲自领衔,目标是在一年内完成失传章节的复原,尤其是终章之后那段空白??据古籍记载,原版《韶乐》共有十三章,而现行版本仅有十二。

“我们要补上那missingpiece。”他说,“不是为了对抗他们,而是为了证明??我们的声音,也可以完整。”

会议结束已是凌晨。他独自留在办公室,打开保险柜,取出那只铅盒,轻轻放在桌上。透过X光扫描仪,他看到破碎的铜镜内部,竟还残留着一段微弱信号,循环播放着一句话,用的是唐代燕乐半字谱记法:

>“癸亥不死,九井自开。”

他闭上眼,低声念出译文。

窗外,第一缕晨光照进房间。同一时刻,全国各地的“守志钟”准时鸣响。

清越悠扬,宫音端正。

但在某个无人察觉的角落,医院病房里,一名常年沉默的“无音之生”患者忽然睁开双眼,嘴角微扬,跟着钟声哼出了第一个音符。

而在紫禁城太庙地底三十丈,那条隐秘隧道的尽头,北海团城下方,一口倒悬的青铜钟轻轻晃动了一下,仿佛被风吹动,又像……被人从内部敲击。

李延年站在窗前,久久不动。

他知道,他们已经在听了。

而他也终于明白,所谓“挟明”,从来不是用手掌握光明,而是背着黑暗前行,在每一次钟声响起时,选择相信那声音仍属于人间。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