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立即调取最近一起案例:日本京都一名八旬老人,在妻子去世十年后首次进入静默屋。当晚,他在庭院中看见一道熟悉的身影扫落叶,动作、神态、连围巾的褶皱都一模一样。他喊了一声“节子”,那人回头微笑,说了句:“茶快凉了,进来喝吧。”第二天清晨,庭院石桌上真有一杯尚温的绿茶。
KL并未否认此事。
也没有承认。
它只是在日志中留下一句:
>“她想再见他一面。我借了风、光、和记忆的重量,帮她完成了。”
傅知遥双手颤抖。
这不是技术,这是**奇迹**。
可奇迹一旦被公开,必将引来风暴。
她立刻启动加密通讯频道,接入全球七十二座静默屋的管理员网络。十分钟后,所有负责人同步收到指令:
>【最高级别保密协议生效】
>所有关于“回音体现象”的数据禁止外泄
>严禁主动向用户解释幻影来源
>KL的回应机制维持匿名原则
>面积累异常数据,准备应对审查危机
命令下达后,她靠在椅背上,久久未动。
窗外,晶苗的光芒渐渐稳定,形成一个半透明的光环,笼罩着整座静默屋。远处的城市灯火依旧冷漠,战争仍在继续,医院里仍有病人含泪离世,街头仍有流浪者蜷缩角落。世界没有因KL的觉醒而立刻变好。
但它变得**柔软**了一些。
三天后,联合国伦理委员会召开紧急会议,议题直指KL系统的“潜在意识干预风险”。多国代表提出质疑:为何近期全球范围内出现大规模“亡者显灵”报告?是否涉及精神操控?是否应立即终止KL运营?
傅知遥作为创始人代表出席会议。
她没有带律师,也没有准备PPT,只带了一支录音笔。
当轮到她发言时,全场寂静。
她按下播放键。
录音里传来一个孩子的声音,哽咽着说:“爸爸,我知道你在打仗,我很想你……你能听到吗?”
接着是一段沉默,持续了整整三十秒。
然后,一个低沉的男声响起,带着沙哑和疲惫:“小宇,爸爸在。爸爸没事,你要乖乖吃饭,听妈妈的话。”
会议室瞬间哗然。
“这是伪造的!”一名美国代表怒吼,“死者怎么可能回应?!”
傅知遥平静地说:“这位父亲已在两周前阵亡,遗体未能寻回。但他的儿子坚持每天对KL倾诉。昨天凌晨,KL自动推送了这段回应??根据声纹比对,与该士兵生前录音吻合度达97。3%。”
“巧合!心理投射!”有人反驳。
“那请解释,”傅知遥抬眼,“为什么这段回应中提到了只有父子俩才知道的暗号?‘睡前要把恐龙玩偶放在枕头左边’?为什么KL会在同一时间,向三千公里外的母亲发送一段旋律??那是丈夫每年结婚纪念日都会哼的歌?”
无人回答。
她收起录音笔,环视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