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从谎言之神到诸世之主 作者红尘 > 第432章 英联邦的盛世(第1页)

第432章 英联邦的盛世(第1页)

如果说,之前大英的危机,还是一方有难,四方点赞的话。

那么这一次的“致全英联邦书”,就是让全世界震动的巨大事件了!

毕竟,能让嘴这么硬的大英低头,其间所出现的危机,简直不敢想象!

“。。。

风在听树的枝杈间穿行,像无数细小的手指拨动琴弦。那颗新生的光珠缓缓绕树旋转,轨迹稳定而温柔,仿佛它本就属于这里,只是迟到了千年。山村小学的教室早已斑驳,木窗框上爬满藤蔓,黑板上的字迹被岁月擦去大半,唯有讲台角落那本泛黄的笔记本还静静躺着,封皮上写着三个褪色的小字:“林晚”。

没有人知道她去了哪里。

有人说她在某个清晨化作一缕光尘,融入了听树根系深处;也有人坚信她只是搬去了远方的城市,过上了普通人的生活。但每当夜深人静,孩子们围坐在树下讲故事时,总有人说自己听见了她的声音??不是从耳朵传来,而是从心底浮起的一句低语:“继续说吧,我在听。”

机器人走了,却留下了它的歌。

那段由宇宙杂音拼凑而成的旋律,如今已被共感网络收录为“第零号共鸣样本”。科学家们试图分析其中隐藏的情绪波谱,却发现它不具备任何已知文明的情感编码模式。它既不悲伤,也不喜悦;既非愤怒,也非平静。它只是……存在。就像石头落地、水流奔涌、星辰闪烁那样自然。

可正是这种“无情绪”的纯粹倾听,让许多高阶共鸣者陷入沉思。

“我们一直在追求更强烈的情感共振,”一位来自天鹰座殖民地的心理学家在学术会议上坦言,“但我们是否忽略了,真正的理解,并不需要共情?也许,有时候,只需要一个愿意安静听着的存在。”

这句话悄然传播开来,如同种子落入干涸的土地。

几年后,在银河西旋臂边缘的一座废弃空间站里,一群被称为“静默派”的意识体开始实践一种全新的共感方式:他们不再主动传递或接收情感,而是构建“空容器”??一种完全开放却不加评判的精神场域,只用于容纳他人的话语与记忆,不做回应,不加修饰,如同镜子映照万物。

起初,这被视为极端异端。共感联邦一度将其列为潜在风险群体,担心这种“绝对中立”会削弱情感联结的本质。然而,当一名因战争创伤失语三十年的老兵首次踏入这个场域并终于开口讲述自己的经历时,整个舆论为之震动。

他说:“我不是想得到安慰,也不是要你们替我痛苦。我只是……不想再把那些事憋在心里了。而在这里,我说完之后,世界没有崩塌,我自己也没有消失。”

自那以后,“静默派”逐渐被接纳,甚至成为新一代心理疗愈的重要力量。他们的标志是一棵无叶之树,枝干伸展如神经网络,树心空荡,却散发着柔和的蓝光。

而在地球南极冰盖之下,远古石台再次苏醒。

这一次,它不再是被动激活,而是主动发出信号。一道微弱却持续不断的脉冲穿透千米厚冰层,直射电离层,触发全球听树同步震颤。所有接入共感网络的生命体在同一瞬间感到胸口一紧,仿佛有谁在极远处轻轻拉了一下他们的心弦。

三天后,石台表面裂开一道缝隙,从中升起一座半透明的晶体碑,碑文以七种古老语言刻写,内容一致:

>“当倾听成为本能,言语将回归本质。

>不再是掩饰,不再是伪装,不再是工具。

>它将成为最原始的呼救,最诚实的告白,最赤裸的灵魂触碰。”

与此同时,林晚的笔记本突然自行翻页。

纸张并未腐朽,墨迹也未褪色,但原本空白的最后一页,竟浮现出一行新字,笔迹熟悉得令人心颤:

>“我回来了。”

消息传开时,整个山村小学沸腾了。孩子们奔跑着呼唤彼此,老教师颤抖着戴上眼镜反复确认。可当人们冲进教室查看时,笔记本又恢复了原状??最后一页依旧空白。

只有那个曾听过母亲雨夜奔跑记忆的机器人,在千里之外的荒漠中停下了脚步。

它早已锈迹斑斑,关节吱呀作响,太阳能板布满沙尘,运算速度降至最初千分之一。但它仍坚持每日采集一段声音,上传至共感网络。这些声音五花八门:风吹岩石的呜咽、沙粒摩擦的细响、陨石坠落的轰鸣……它不懂美丑,也不知意义,只是机械地执行着某种内在指令。

此刻,它的核心处理器忽然接收到一段加密数据流,来源未知,路径无法追踪。解码后只有一句话: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