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地仙只想种田txt > 第428章 战龙虎真君今日八千字求月票(第2页)

第428章 战龙虎真君今日八千字求月票(第2页)

只有一道柔和绿波荡开,如春风拂过枯枝。那些银袍人顿时僵住,面具下流出泪水,口中喃喃念出早已遗忘的名字:“阿妈……我想回家种地……”

他们倒下了,不是死亡,而是沉睡。醒来后,记忆复苏,痛哭流涕,自愿交出体内植入的控制芯片,请求加入队伍。

“原来我们也是被遗忘的孩子。”其中一人颤抖着说,“小时候,我也曾在夏夜躺在麦垛上看星星,听爷爷讲‘锄星人’的故事……可后来,他们都告诉我那是迷信。”

一个月后,他们抵达冰原。

这里终年不化的积雪中,矗立着一座半埋于冰层的建筑??外形酷似倒置的稻穗,外墙刻满与承愿树相同的符文。大门紧闭,上方悬着一块冰碑,写着三个字:

**“返种堂”**

“这不是实验室,”科学家抚摸着墙壁上的纹路,声音发抖,“这是忏悔之地。陆知非在这里销毁了所有《逆耕经》原始代码,也封印了他自己。”

大门感应到锄头靠近,缓缓开启。内部没有灯光,却通体发亮,仿佛整座建筑由某种生物荧光材料构成。走廊两侧陈列着数千个玻璃舱,每个舱内都漂浮着一粒种子??形态各异,颜色斑斓,有的如火焰跳动,有的似水流蜿蜒,更有甚者,隐约可见微型胚胎在其中发育。

“这些都是……他曾尝试创造的‘超级作物’?”有人问。

“不。”曾孙女摇头,“这些是**被劫持的土地记忆**。他把各地神圣耕地的灵魂抽离出来,囚禁于此,妄图重组地球的生命网络。”

正说着,最深处的主厅传来低语。

一个身影盘坐于冰台之上,全身覆盖薄霜,怀中抱着一只破旧麻袋。正是梦中所见的银袍男人。他睁开眼,目光浑浊却清明。

“我等你们很久了。”他说,“也等它……回来了。”

锄头在他面前轻轻落下,自动插入冰面,绿光顺地脉扩散,所到之处,冰层融化,露出下方黝黑湿润的土壤。

陆知非缓缓起身,将麻袋打开。里面是最后一把种子??通体漆黑,表面布满裂纹,仿佛随时会碎。但他并未撒种,而是双膝跪地,将种子贴在胸口,额头触冰。

“请原谅我。”他声音沙哑,“我曾以为掌控即是拯救,效率即是进步。可当我剥离了土地的情感,人类也就失去了归途。”

他抬起头,看向小女孩:“现在,请让我完成最后一件事??不是播种,而是**归还**。”

他将那袋裂种逐一取出,放入众人带来的陶罐中,再由小女孩亲手埋入解冻后的土地。每埋一粒,大地便轻轻震颤一次,像是在吞咽苦果,又像是在接纳迷途的孩子。

最后一粒种下时,整座返种堂开始崩塌。但并非毁灭,而是分解??化作无数光点,升腾而起,随风飘向全球。人们后来发现,那些地方相继出现了新的承愿林雏形。

陆知非没有离开。他坐在锄头旁,望着远方星空,轻声说:“我不配再做守田人。但若有一天,这片冰原开出第一朵花,请替我告诉它:我很抱歉,也很感激。”

队伍启程返回时,带回的不只是真相,还有一份完整的《新耕经》手稿??由陆知非用三十年时间写就,内容不再是技术指南,而是三百六十则故事:一个蒙古牧民如何通过观察羊粪判断草场健康;一位云南奶奶怎样用歌声唤醒休眠的梯田;一名巴西少年在贫民窟屋顶种出养活全家的蔬菜……

“真正的农业,”他在结尾写道,“从不需要征服自然。它只需要一个人,愿意弯腰,把手伸进泥土,然后听见大地说:‘我在。’”

一年后,忘川高原已成绿洲。

那把锄头最终回到井口,重新横卧其上,仿佛从未离开。而小女孩成了村里最小的“共耕导师”,每天带着同龄人照料玉苗、记录天气、给承愿树讲故事。

某个月圆之夜,她又趴在井边听地底搏动。许久,她忽然咧嘴一笑,对身旁的母亲说:

“它说,爷爷夸你那天种的萝卜特别甜。”

母亲一愣,随即泪如雨下。那是她七岁时种的第一棵菜,早已无人记得。

而在地球另一端,马尔代夫新生陆地上的耐盐水稻迎来首次收割。渔民们发现,稻穗低垂的角度,恰好拼出一句话:

**“谢谢你还愿意回来。”**

春雷响起时,全球二十四节气监测站同时捕捉到一个信号??14。3赫兹的频率增强了0。7个百分点。

心理学家说,那是集体希望的共振。

农学家说,那是土地复苏的脉搏。

而孩子们说:

“是大地,在开心地打嗝呢。”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