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刑警日志TXT电子书 > 第1967章 嫌疑人唐虎(第2页)

第1967章 嫌疑人唐虎(第2页)

就在此时,技术科送来最新鉴定结果:矿洞内提取的烟蒂DNA检测完成,结果显示该DNA不属于李建军,也不在本地数据库备案,但与一名叫**陈志平**的男子高度匹配。此人曾因盗窃罪服刑五年,三年前刑满释放,籍贯正是东山屯隔壁村。更为关键的是,其入狱前职业为东山煤矿运输队司机,驾驶经验丰富,且有多次驾驶白色金杯车的记录。

“双人作案!”王帅拍案而起,“赵建国负责诱骗和动手,陈志平负责开车接应、运输工具,甚至协助掩埋尸体!两人都是当年煤矿旧人,很可能早有联络!”

陆川当即签发协查通报,全面追捕赵建国、陈志平二人。同时派出两组警力,一组赶赴赵建国原籍地摸排其近年行踪,另一组深入东山屯周边村落,寻找可能藏匿车辆或人员的废弃厂房、养殖场等隐蔽场所。

第三天傍晚,线索突现。一名养蜂户报警称,自家位于半山坡的闲置蜂棚近日被人占用,门口留有烟头、空矿泉水瓶,且地面有明显轮胎压痕。警方赶到现场勘查,不仅提取到红塔山烟蒂(与矿洞样本一致),还在角落发现一块沾满泥垢的金属残片??经张凯比对,其形状与死者脾脏破裂创口高度吻合,极可能是作案凶器的一部分。

更重要的是,蜂棚墙壁上残留一张撕碎的便利店小票,拼接后显示购买时间为案发前一日,地点为三十公里外的镇上超市,商品包括:手电筒、手套、瓶装水、红塔山香烟??其中手电筒型号与李建军失踪时所购相同。

“他们在准备道具。”陆川冷笑,“连‘废铁线索’都设计好了,就是为了制造李建军自愿前往矿洞的假象。”

专案组顺藤摸瓜,调取该超市监控,果然发现两名男子结伴购物:一人身材瘦高,右耳带疤,神情阴郁;另一人身形敦实,走路微跛,手持一把扳手状物体放入购物篮。两人乘坐一辆银白色金杯车离开,车牌已被泥浆覆盖。

“锁定车辆轨迹!”陆川下令。

十二小时后,技侦传来捷报:该车最后一次出现在三百公里外某高速服务区,之后信号消失。但通过对沿途卡口图像智能识别,发现同一车型于四十八小时后从相邻省份驶回,路线绕行山区县道,极为隐蔽。

“他们还没跑远。”陆川判断,“要么藏身本地,要么准备二次转移。加强对城乡结合部、废弃工厂、地下车库的巡查力度,尤其是夜间巡逻加派便衣。”

又过了一昼夜,转机降临。一名环卫工人在清理城郊垃圾转运站时,于一堆废旧泡沫箱中发现一部老旧手机,外壳刻有“李建军”三字。经技术恢复数据,警方在其通话记录中找到一条隐藏短信,发送时间为失踪当晚23:17,内容仅有五个字:“**老赵疯了。**”

“这是李建军最后发出的信息!”张辉震惊,“他当时还没死,意识到危险,想报警!可为什么没打通?”

技术人员分析后确认:手机信号在发送瞬间中断,位置定格在东山矿洞东南侧约一点五公里处,正是那片蜂棚所在的山脊区域。推测李建军受重伤后试图求救,却被凶手及时发现并夺走手机。

这条短信成为关键证据,不仅证实了赵建国的嫌疑,更揭示了案发当晚的真实场景??李建军并非当场死亡,而是在遭受重击后仍有意识,挣扎中留下重要线索。

陆川立即组织突击搜捕。凌晨三点,特警队包围蜂棚,破门而入,屋内空无一人,但床铺尚有余温,灶台残留热粥,显然逃犯刚离开不久。现场搜出一本泛黄笔记本,扉页写着“东山煤矿事故责任名单”,内页详细记录了当年涉事人员的名字、住址、现状,并用红笔圈出三人:刘德海(已故)、李建军、王振国(时任安全员,现居外地)。

“不止一个目标。”陆川神色严峻,“赵建国的目标不止李建军,他还打算对付其他人。”

专案组紧急通知外地警方保护王振国,同时发布A级通缉令,全网追捕赵建国、陈志平。

三天后,陈志平在省界检查站因形迹可疑被拦下,随身携带一把生锈的液压千斤顶臂(经鉴定为作案凶器原件),对其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他交代,赵建国因长期患有晚期肝病,自觉命不久矣,决意在死前“清算旧账”,遂邀其协助复仇。两人提前半月潜入本地,踩点、设局、引诱李建军入洞,由赵建国持铁器猛击其左侧腹部,致其内脏破裂,而后拖入深处掩盖。

“他说……那是报应。”陈志平低头哽咽,“他说当年那场塌方,死了两个人,他赔了半辈子,凭什么活着的人还能安稳过日子?”

至于赵建国,至今仍未落网。但在一次对蜂棚周边山林的地毯式搜索中,警方在一棵老松树下发现一件沾血的黑色外套,口袋里藏着一张折叠整齐的纸条,上面用工整笔迹写着:

“我知我罪。然此痛,非死不解。”

陆川站在矿洞入口,望着幽深黑暗的坑道,久久未语。风从洞中吹出,带着潮湿与腐朽的气息,仿佛夹杂着二十年前的哭喊与尘埃。

他知道,有些仇恨一旦滋生,便如地下暗火,沉默燃烧,终有一日冲破地壳,焚毁一切。

而刑警的职责,不只是破案,更是阻止下一簇火焰点燃。

夜色沉沉,警车灯闪烁如星。陆川收起纸条,转身离去。

身后,矿洞依旧沉默。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