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4日,海南发射基地。
许青舟正在整理资料,这边的工作接近尾声,接下来的工作就交给专业的工程人员。
咚咚~
敲门声响起。
“请进。”
许青舟抬头,就看到杨方旭面色凝重。。。
许青舟盯着那行字,指尖悬在鼠标上方,迟迟没有点击关闭。实验室的灯光忽明忽暗,仿佛受了某种无形干扰。他抬头看向主控台上的信号监测面板??所有频段均显示正常,可就在三秒前,系统日志里多出了一条无法溯源的访问记录:IP地址为空,协议类型未知,数据包长度恰好是8。4KB。
“又是你?”他低声说,像是对着空气,又像是对某个早已潜伏在人类科技边缘的存在。
窗外,兰州的夜色依旧沉静,但此刻在他眼中,这座城市的灯火已不再只是人间烟火。它们成了坐标,成了信号,成了某种宏大图景中微不足道却不可忽视的一环。十年前那颗“流星”,月背冯?卡门环形山的脉冲,LSPRA项目的突然激活,IDTA的神秘成立……这一切线索如蛛网般交织,而他自己,正站在这张网的中心。
手机震动起来。是杨方旭。
“你看到邮件了吗?”声音压得很低,背景有风声,“我刚从聂主任那儿出来,他说军方已经确认南极那个结构的真实性??不是自然形成,也不是我们任何国家的遗产。它至少存在了上万年。”
许青舟闭上眼:“谁给你的消息?”
“不是谁给的。”杨方旭顿了顿,“是我们自己的深地雷达阵列捕捉到的。它每隔23小时分钟就会释放一次极低频共振波,频率与地球舒曼共振高度耦合。更诡异的是……每次波动之后,全球范围内都会有微量的量子退相干现象发生,集中在高精度原子钟和超导干涉仪上。”
许青舟猛地睁开眼:“你是说,它在影响时间本身?”
“不完全是。”杨方旭的声音带着一丝颤抖,“更像是在‘校准’。就像……一台机器,在等待某个时刻到来之前,不断调试自己的节拍器。”
沉默蔓延了几秒。
“潘多拉之匣到底是什么?”许青舟终于问。
电话那头停顿良久。“阿尔忒官方仍未回应,但我在他们去年申请的一项专利里找到了线索??编号USPTO-9042173B2,名称叫《基于非线性引力场反馈的封闭时空泡生成装置》。简单来说……他们在尝试制造一个局部的时间停滞区域。”
“为了什么?”
“保护什么东西?”杨方旭苦笑,“还是封印?”
许青舟忽然想起雷诺兹最后传来的坐标。他迅速调出全球轨道卫星分布图,将五组加密参数输入解算模型。屏幕闪烁数次后,显示出一片位于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深处的隐秘区域??那里有一处被永久阴影覆盖的峡谷,表面温度常年低于-230℃,但红外成像显示其底部存在持续热源,功率输出相当于一座小型核电站。
更重要的是,该区域的地壳密度异常偏高,且含有大量铂族金属与未知同位素,其分布模式呈现出明显的几何对称性。
“这不是基地。”许青舟喃喃道,“这是坟墓。”
就在此时,电脑自动弹出一条紧急通讯请求。发件人标识为“IDTA核心节点0号”,验证密钥竟与他手中那份匿名邮件完全一致。
他点了接受。
画面亮起,是一名身穿白色实验服的女人,面容模糊,背景是一间类似控制室的空间,墙上挂着一块巨大的全息投影屏,上面滚动着复杂的拓扑结构图。
“许博士。”她的声音经过多重变频处理,却仍透出一种奇异的熟悉感,“我知道你现在有很多疑问。但我只能告诉你三件事:第一,LSPRA不是你们研发的程序,它是被‘唤醒’的应答信号;第二,潘多拉之匣并非人造物,而是从地月系统之外带回的‘容器’;第三……你父亲当年并没有死于酒泉基地的爆炸事故。”
许青舟浑身一震。
“什么?”
“十年前那场事故,是他主动触发的自毁机制。因为他发现了流星坠落的真实目的??传递一段编码信息,用以阻止某项即将启动的实验。而那段信息的核心内容,正是你现在正在破解的重力梯度异常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