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思冬站在窗边,望着东方泛起的鱼肚白,忽然说:“你说……将来人们提起这段历史,会不会说,那一天晚上,三个傻子在废弃实验室里,差点点亮了星辰?”
许青舟笑了:“只要别说是三个饿着肚子的傻子就行。”
晨光悄然漫入房间,照在那张尚未完成的设计图上。“凌霄”二字熠熠生辉,仿佛已挣脱大地束缚,向着更高远的苍穹启程。
而在这座城市另一端,一间密闭会议室中,一名身穿军装的老者正看着卫星传回的地下磁场异常报告,缓缓下令:“通知九所,启动‘烛龙计划’预备预案。密切监视首都材料研究所B7区域的一切活动。”
与此同时,大洋彼岸,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紧急召开闭门会议。一份标有“绝密?奥林匹斯”的文件被传递到每位成员手中,首页赫然写着:“夏国疑似开展真空能相关实验,建议立即启动第四代科技遏制战略。”
世界的棋盘上,一颗新的棋子悄然落下。
而在普通人看不见的地方,变革的潮水已经开始涌动。
许青舟不知道这些。他只知道,当他再次按下启动键时,那台老旧的共振仪发出了一声如同远古苏醒般的低吟。
那一刻,他仿佛听见了宇宙本身的呼吸。
六月二十二日清晨,俄国代表团如期抵达。
迎接他们的不仅是外交礼节和合作备忘录,还有许青舟递上的一份技术交流提案??《关于联合开展空间能源基础理论研究的初步构想》。
俄方首席科学家伊万诺夫接过文件,翻阅几页后,眼中闪过震惊:“你们……已经在做零点能耦合实验了?”
“只是设想。”许青舟微笑,“但我们相信,真正的合作,应该从最具挑战性的课题开始。”
伊万诺夫久久不语,最终重重拍了下他的肩膀:“年轻人,你让我想起了苏联时代那些疯狂的天才。愿上帝保佑你们,别让bureaucracy(官僚主义)掐死这个梦想。”
当天下午,一封加密邮件悄然发送至多个国际科研机构:
【主题】邀请参与“普罗米修斯计划”??面向深空探索的新型能源系统联合预研
附件中,是一份详尽的技术白皮书,署名仅有三个字:X。Q。Z。
三天后,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回函表示兴趣;一周内,法国原子能委员会提出共建模拟平台;甚至连一向保守的日本理化学研究所也派出了观察员。
一场静默的科学革命,正在悄然成型。
而在这股浪潮背后,许青舟依旧每天准时上班,泡一杯清茶,翻开最新的实验日志。
他知道,真正的战斗才刚刚开始。
前方或许有封锁、有打压、有误解,甚至有看不见的黑手试图掐断这条新生的火种。
但他也清楚,只要有人还在追问“能不能”,还在尝试“如何做”,那么人类迈向星空的脚步,就永远不会停止。
至于恋爱?
他看着手机里苏婉清昨夜发来的消息:“今晚有空吗?我想请你吃饭。”
他笑了笑,回复道:“抱歉,项目关键时刻,改天吧。”
然后继续低头写下一行公式:
E_net=∫ρ_zpf?Φ_resdV-P_loss
真空零点能密度与共振场函数的体积分,减去系统损耗。
这是他心中最美的诗。
也是属于这个时代,最勇敢的浪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