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明世祖朱慈烺全文阅读 > 第132章 大明财政会议(第2页)

第132章 大明财政会议(第2页)

李显穆听父亲说过,最好的收税方式就是直接收币值稳定的钱。

宝钞本来很完美。

但被皇帝的贪婪毁掉了。

大明只发行宝钞,却不怎么铸造铜钱,导致民间既因为宝钞通货膨胀,又因为没有足够的铜钱用来交易而陷入通货紧缩。

朝廷用宝钞发工资以及各项用途,但是收税的时候不收宝钞,可谓是无耻至极,堪比光头金圆券。

所以大明只能收纯粹的实物税,然后大致折算一个价格,这就是两千五百万贯的来历。

户部尚书夏原吉的声音还在众人耳边萦绕,“今年各项开支,差不多有四千两百万贯,亏空一千七百万贯,今年的粮食不够,还支取了京城周围粮仓的粮草,才算是熬过了这个冬天。”

朱棣听着这些话,微微眯起了眼,手指轻轻点着龙椅的把头,殿中的气氛有些低沉下来,谁都没想到,今年竟然会亏空这么多。

一年花掉了将近两年的赋税!

一时间所有人都将目光投向了皇帝。

你说怎么办?

这就是没有宰相制度的坏处,若是有宰相在,这些事首先会问宰相,而不至于连个御前会议,都没人主持,事事都要皇帝冲在前面。

嘉靖皇帝就是参悟透了这一点,于是大幅提高内阁的地位。

内阁首辅制度真正形成就是在嘉靖朝,于是他才能高枕无忧。

“继续。”

朱棣很沉得住气。

于是夏元吉继续说道:“今年主要的开支是工部和兵部,礼部也有一大笔开支,工部一年就耗钱一千五百万贯,兵部有一千万贯,礼部五百万贯,除了每年都要支出的,分别有至少三百万贯的额外支出。”

工部尚书先坐不住了,沉声道:“陛下,今年为了尽快迁都,将最后的运河段快速开通,所以超支了一些,都是汇报过的。

年中时,说是要开海运,而且明年三月就要使用,元朝时通往天津和大都的河道淤积,只能重新加班加点的疏通。

而且还要建造许多专门运粮的船只。

再加上要在琼州和交趾铸造城池,以日后驻扎军队,耗费糜多。

微臣实话说,就这一千五百万贯都是杯水车薪,想要真的在交趾和琼州建城以及卫所,接下来五年,每年都要至少三百万以上的支出。

粮草虽然走海运,可每年海运都会有船只翻船,重新建造船只,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运河虽然不再用来运粮,但每年的维护依旧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皇宫的宫殿还没有完全建成,按照臣的估计,至少要再修十几年,每年依旧是至少两百万以上的开支。

这一千五百万贯,明年肯定是不够的。”

殿中只有工部尚书宋礼的诉苦之声,听起来都是正当的支出。

但一个工部一年吃掉一半的财政,也太恐怖了。

无论是开海运还是海外驻军,都是极其耗钱的买卖,以汉唐的强盛都顶不住,最后都把军队从万里之外撤了回来。

后世的世界霸主美国,都顶不住那么多的海外基地消耗,只能战略回缩。

很多人都觉得只要让当地国家负担军费就行了。

李祺的建议还是——“建议去玩CK3,然后把殖民地资源度、忠诚度拉满。”

大明如果不是能走海路去交趾,节省了路途上至少几个月的靡费,李显穆是绝对不会建议驻军交趾的。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