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大明世祖朱慈烺全文阅读 > 第109章 大朝会上(第2页)

第109章 大朝会上(第2页)

李显穆到了后,吸引了周围一群人的注意。

“那便是李显穆,昨日宫使入吏部,他被调进了东宫,陛下还亲自给他赐字,三年不见,陛下和太子依旧很是信重他啊。”

“一回京就支持皇帝迁都,如何能不信重?”

“李景和的儿子和他还真是像,当初李景和刚从江浦流放回来时,亦是这般持刃向前,满是少年锐气。”

“李景和当年已然而立,况且那是洪武年间,和现在又大为不同。”

那日李显穆和胡广之事已然渐渐传开,而后宫中又传出了旨意,他被调入东宫,如今算是京中的风口人物。

不过他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旗帜鲜明的支持皇帝迁都。

对李显穆的立场众人都不奇怪,因为他父亲李祺在时就是支持迁都的,李显穆进入官场后继承父亲的政治主张和政治遗产才是正理。

只是很多人都带着怀疑和探究之色,李祺是一棵参天巨木,足以抵御绝大多数的狂风暴雨,而李显穆不过是个未曾加冠的少年,位卑望低,如纤细草梗,怕是一场小小的风雨便足以让他伏而倒地!

如何胆敢参与迁都之议这等堪称狂暴的政治漩涡,在许多人看来,李显穆此举,颇有些心比天高之意!

李显穆下车后便束手而立,解缙等人走过来同他闲叙。

“明达,那些人便是此次最为反对迁都之人,为首的那个便是李时勉,大朝会上,若你旗帜鲜明,定会攻讦于你。”

李显穆头也不转,微微点头道:“我知晓,这几日我都查过了,其中不少人可颇有趣啊。

我甚至有些期待李时勉在得知了真相之后,会不会继续坚持迁都之议。”

解缙和陈英对视一眼,真相?

什么真相?

李显穆没再说话,很多人都被那些大而化之的言语蒙蔽了知觉。

他父亲教导过他,“有时候政治斗争这种事,根本就不必往那么大去看,从一些极其细微的小事上,就能够分得出胜负”,是以李显穆有别样的视角。

不待再行发问,宫门已然大开,诸臣在礼官和内侍的协调下列队入宫,而后便是堪称漫长的等待。

直到天光拂晓,天际第一缕朝霞洒落在宫中明耀的琉璃瓦上,折射下大片金黄璀璨的光,落在群臣眼中,跃动其间,浮光朱紫,明明生辉。

“升殿”

内侍一遍遍的传唱着,诸臣各列入殿,三呼万岁后大朝会便依礼渐次而开。

“有事启奏!”

殿中一时寂静,大朝会上文武百官分列,王公勋亲俱站在左侧最靠前的位置,望向文官队列之中,迁都之事闹得沸沸扬扬,这大朝会上,怎么能少的了此事呢?

“臣有本奏!”

李时勉当即从队列中走出,朱棣一看见他就觉得脑子开始嗡嗡响,又想起被他气的吃不下饭的事情了。

“京中盛传陛下有意迁都,臣请陛下昭示,此乃谣言,迁都有害于天下社稷,绝不可行!”

李时勉中气十足,一上来就对着皇帝开炮,毕竟京中的那些流言,明眼人都知道就是皇帝传出来的,现在让皇帝自己辟谣,那不就是把皇帝的脸抽起来打。

若是平日朱棣的脸上早已充斥怒气了,但今日他不过是来看戏而已,目光已经不自觉的落在了李显穆眼中。

李显穆手持笏板,出列慨然道:“恰逢李学士提出迁都之事,臣亦有本奏,大明定都应天,对社稷邦国有害,臣请陛下迁都北京,以卫我大明江山!”

这针锋相对的上奏,顿时让一众勋贵大臣振奋起来,这下可有好戏看了,这文官内部的争斗让他们只觉有趣,至于迁都与否,他们是无所谓的。

李显穆偏头扫过一众勋贵,眼底闪过一丝嘲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想要置身事外?一会儿就把你们逼下场来!

皇帝颇有些惬意的声音从上首传下来,“二位卿家的奏章竟如此不合,朕倒是不知道如何做了,不如二位卿家且先争辩一番,再论如何?”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