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银行能够开设可以自由兑换外币、并连接到境外金融体系的账户,这一点具有无法抗拒的吸引力。
这不仅仅关乎财富,更关乎一条潜在的“退路”或“出路”。
因此,每天涌入这些西方银行网点的卢布现金,如同涓涓细流汇入湖泊,规模惊人。
它们仿佛一个个吸附在苏联肌体上的金融吸管,悄无声息地抽取着这个国家的资本血液。
而就在这些银行之中,花旗银行绝对是最大胆、最激进的一家。
其背后的美国资本,对渗透苏联市场抱有极大的野心和冒险精神。
此刻,在分行顶楼,一间可以俯瞰金融街全景的奢华办公室里。
行长威廉姆斯阅读着今天的报纸。
报纸头版,关于奇瑞、伏尔加汽车厂及汽车联盟宣布十五亿美元合作计划的报道,占据了大半个版面。
看着报道中描绘的宏大蓝图和具体细节,他的嘴角露出了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还真是有意思。”
“费这么大的周章,投资十五亿美元,海里克你说这里面有多少水分?”
坐在威廉姆斯对面的是另一位西装革履的职业经理人,他是隔壁瑞士银行莫斯科投行部的总经理。
“水分有多少不重要,重要的是,这是一个包装精美的故事不是吗?”
海里克推了推金丝眼镜,淡淡笑道:“一个巨大的经济增长引擎,涵盖中苏两大汽车市场,苏联政府在支持,中国那边,我听说也在以一省之力进行着扶持。”
“如果,我只是说如果,这个故事哪怕只实现一半,这家新生的汽车联盟,未来的市值会是多少?”
“几十亿美元?甚至更多?”
“这对于早期投资者而言,意味着可能高达100%,甚至200%的潜在回报率。”
“风险固然存在,但潜在的收益足够诱人。”
他顿了顿,居高临下道:“而且,对于我们这些掌握着资本的人来说,放给他们的任何一笔贷款,利息、条款、抵押物……”
“每一项都将是精心计算好的‘恩赐’,标好了价格,风险,在很大程度上是可控的。”
威廉姆斯点了点头,海里克的分析与他内心的初步判断基本一致。
作为银行家,他们天生就是风险的定价者和故事的评估者。
这个项目的故事,确实足够动听。
但让他眉头微蹙的,是另一个关键信息。
“你说的这些我都知道,只是让我警惕的是,报道里明确提到,这个项目所有的融资事宜,包括债券发行和银团贷款,都将由那家新成立的‘远东国际银行’统筹负责,并且它还担任独家财务顾问。”
威廉姆斯指了指案桌上的报纸,声音沉重道:
“我收到确切消息,在苏联某些实权人物的强力干预下,苏联中央银行已经特事特办,批准了这家银行的成立。”
“所有审批手续,堪称一路绿灯,快得不可思议”
他的双眼慢慢眯了起来,看向对面的海里克。
“又是搞如此大的项目,又是建立自己的银行。”
“海里克,你说那位从中国来的秦,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
海里克淡淡一笑:“相比于那位秦,我更感兴趣的是,下个月苏联公投的结果。”
政治,是生活的养料。
而苏联的政治动态,决定了他们这些西方资本,能从这头巨人身上啃下多大的一块血肉。
(还有,要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