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明末我崇祯摆烂怎么了?!全文免费阅读软件 > 第254章 辽西无战事(第2页)

第254章 辽西无战事(第2页)

虽然说这两年休养生息,但并不是奉行黄老之道,轻徭薄赋让民力自己积聚的,朝廷很忙的,京杭大运河即使是大冬天也未曾停运,沿途的五个水柜的水都被放干了,到了春天实在是一滴都不剩了。

这五大湖放干以后,野草疯长,又沦为临时马场,一点都不浪费,毕竟这里面的两个湖泊名字叫做马踏湖、马场湖,正所谓顾名思义,汉人取的地名不是无缘无故的。通惠河段无法通航,只能沿着大运河中段的会通河向南兜一个大圈了。

不过即便走了几百里的冤枉路,水运的速度也还是比陆运快,多快好省!

朱由检发现这几年自己忙懵了,对于大明的一个巨大的政治实体居然都没怎么关注过,这个巨大的政治实体便是南京朝廷!这是巨大的思维失误,就算是以后要卷铺盖下南京,也得先把下榻之地给打扫干净啊。

朱由检和北京朝廷这些年干的事情,简单总结可以概括为这样一句话:那就是尽可能地从南方抽血,来供养北方的军队,然后跟外敌干仗。

很显然,这样做会让南方极其地不满,就算是小小的粤西,各市县人民都恨透了南宁府,更何况是以国家意志进行南北大规模的转移支付。

当然,站在中央朝廷的角度,这样做也无可厚非,朱由检也深知北方沦陷以后,战火烧过了长江是怎样一副末日景象,但现在的南方人不知道哇。北方战火连天,建奴打到了北京城,又不影响江南“小桥流水,歌舞升平”。

资本主义的萌芽不是说说而已的,虽然朝廷并没有组织过改稻为桑的活动,但改稻为桑是客观存在的,没有朝廷组织,资本逐利,江南的粮田改种桑麻是很普遍的现象了。朝廷增加了税收,地方官绅更是赚得盆满钵满,何乐而不为呢?种粮食能值几个钱?!

这种模式在和平年代倒也不会有什么大问题,可是如今北方天灾横行,粮食已经完全不能自给了,就靠着南方接济了。南方这样,已经危害到国家的粮食安全了,毕竟从国外大规模进口粮食还很难做到。

东南亚也不太平,天灾战乱不断,战乱之下,这些东南亚小霸王也是武德充沛,未必就比日本好惹了。朱由检能做的就是化身“屯屯鼠”,在别人不太理解的目光下,几乎变态地囤积粮食。粮食这玩意哪有银子好啊?

银子就算被白蚁啃掉了,拿火炼一下就还原了,粮食可是会生虫、发霉、失火的。贮存粮食本身就是一件耗费巨大的工程,所以奸商屯粮抬价格都是短期行为。像朱由检这样囤积几百上千万石粮食,最多就用来平抑粮价,别说赚钱了,不亏钱算好的了。

皇帝这样做,连带着其他人都不敢囤积粮食了,毕竟皇帝手里握着巨量粮食,这粮食价格根本就抬不动嘛。结果这几年京畿一带的粮食价格倒是稳定得离谱,百姓得了好处,粮食商人、士绅可就恨极了皇帝。

朱由检对于南方的了解是非常模糊的,只能依靠南京朝廷以及外派的京官遥控指挥。现在倒是没有出什么大的岔子,但长此以往肯定是要出事的。

他有点想南巡了,但他还没有将自己的想法跟任何人说,用屁股想也知道,他要是来个下江南,朝廷绝对会炸了,没有人会支持他的,半个朝廷的官员都会跑到大马路上拦他的马车!

只是上一个南巡的皇帝是“朱寿大将军”,他打了一场应州大捷,也是凭借着大胜的威望下江南的,结果嘛,就是有去无回,“溶于水”了!怕了怕了,惹不起啊,真的惹不起!

朱由检感觉自己还是太飘了,打了几场惨胜就不知道自己是谁了。南巡的事情想想就好了,换个南京守备太监意思一下得了。

“粥粥,你想当皇帝嘛,父皇传位给你好不好?!”朱由检扛着小女儿说道。

“不要!我要做小公主!”粥粥奶声奶气地说道。

粥粥骑在朱由检脖子上,扒拉着他的翼善冠,小孩对于自己没有的东西总是充满了好奇。很显然,相比于虚无缥缈的皇位,她对亲爹帽子上插着的发簪更感兴趣。

“父皇,为什么你和娘亲都有簪子,粥粥没有啊?!”

“那是因为你的头发太少了。杜甫有诗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头发少插不了簪子。等你长大了,父皇送你好多簪子,金的、银的、玉的、水晶的、琉璃的。”朱由检乐呵呵地说道。

“豆腐?!”粥粥嘴馋地擦擦嘴。

“是杜甫,唐代的一个诗人,你这个文盲!”朱由检有些无奈。

“那粥粥什么时候长大呢?”小不点趴在朱由检的脑袋上,把他的头冠都给压瘪了。

粥粥努力抻着脑袋,她这样做是想尝试能不能看到自己亲爹的眼睛。她虽然不知道什么“眼睛是心里的窗户”这样的话,但本能地觉得朱由检背对着她说话不好。

“别闹,等下掉下去了。”朱由检有些生气地说道。

“别闹,父皇还没有回答粥粥的问题呢!”小不点有些生气了。

呃,朱由检有些无奈地将小女儿举过头顶,然后从前面放了下来。他团了团自己的发冠,好像矫枉过正,从椭圆变成方形的了。

他把手掌按在小女儿的头上,弄乱她的头发,说道:“等你长到父皇的肩膀这么高,就长大了。”

“那什么时候粥粥才能长到父皇的肩膀上呢?父皇好高,粥粥要仰着头才能看见父皇。父皇,抱抱!”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