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七十年代梨园小花旦[穿书 > 第82章(第1页)

第82章(第1页)

“哼!”关长生昂起鼻孔,转身抱起儿子,迈着八字步,不悦地回了后台。旁边有戏迷向她科普,“这关大师身世坎坷,前半辈子颠沛流离,吃了不少苦。四十多岁才老来得子,他能不宝贝嘛?”叶龄仙:“……”好吧,她好像又得罪这位关大师了。得罪是显而易见的。下午,所有的单人戏彩排完,戏班组织大家,又开始了公演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本地戏班的东、西之争,也是生、旦之争。坤伶自古就有,但在清朝,女子不能登台唱戏,凡涉及坤角,都是由男旦来反串。清末民初,才重新有花旦涌现。在当地,后来逐渐演化为,东调相对多是王侯将相,由男子唱主角。西调相对多是才子佳人,由女子唱主角。而在龙虎班,包括关长生在内,人人唱东调。就连擅长反串的男旦蒋峥云,也能把坤角唱得英姿侠骨,偏豪放化。所以他们不唱西调的戏。女师傅也只能在戏班里镶边,很难拿到分量大的角色。关长生要叶龄仙改戏,维护的就是他们东调戏班的传统。但是对叶龄仙而言,如果辜负、放弃秦婵君奶奶的教导,无疑是一种背叛。所以,面对台上台下的压力,叶龄仙勉强挤出一丝微笑,倔强地对所有人说,“对不起,我就这么唱,不改!”关长生更生气了。他在戏班向来有威信,的。你现在让人家走,公社领导问起来,咱也不好交代啊。”马队长这么说,也不是刻意向着叶龄仙,而是这小媳妇儿确实运气。上次劳动节,她在公社唱的《厨娘记》,唱赢了来踢馆的兵团知青,还给自己博了个“十八仙儿”的名号,公社的领导一直记着她呢。说到这里,蒋峥云也劝,“这次庆丰收公演,县领导还邀请了不少戏曲行家,万一兵团的知青又来唱对台戏,小叶好歹能上台,跟他们叫板嘛!”两位师傅都帮叶龄仙说话,倒显得他这个“红脸王”有些霸道、不讲理了。关长生叹气,“老马,小蒋,我这么做是为了谁,还不是为了咱们龙虎班?现在唱东调的本来就少,她这么加进来,胡搅蛮缠,风格根本不统一嘛!”叶龄仙又忍不住喊冤:“我没有胡搅蛮缠!唱戏本来就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为什么风格一定要固定?为什么东西南北的唱腔不能融合,不能出现在同一部戏里?这不公平。”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