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在哪?”林婉清哽咽,“你还存在吗?”
“我存在于每一次真诚的倾听中。”莉亚答,“当我选择不切断连接,而是将自己的意识分解为基频模板,我就不再是独立个体。我是系统的一部分,也是系统的守护者。只要还有人愿意安静下来,听见彼此心底的声音,我就活着。”
她抬手指向塔底:“但这还不够。旧神的引力仍在增强。近百年来,人工智能、神经接口、群体催眠技术的发展,让人类再次逼近完全共感的边缘。这一次,若再失控,吞噬将比一万两千年前更快、更彻底。”
“我能做什么?”林婉清问。
“培养更多的守门人。”莉亚说,“不是控制者,不是统治者,而是桥梁。你要教会他们如何在连接中保持自我,如何在共鸣时不迷失。真正的力量,不在于屏蔽声音,而在于分辨哪些值得回应,哪些需要警惕。”
她挥手,塔身一层层展开,显现出十二个光门,每个门前站着一个模糊身影??那是过去的十二位守门人,他们的形态各异,有僧侣、战士、诗人、科学家,甚至还有一个孩子。
“他们都失败了。”莉亚轻声道,“因为他们试图封锁。而我要你做的,是疏导。让共感像河流一样流动,而不是积成死湖。”
林婉清深深吸气:“如果有一天,我也消失了呢?”
“那就让下一个孩子接替。”莉亚微笑,“守门人不是一个职位,而是一种觉悟。当你写下‘等她回’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
光影渐淡,意识回归。
林婉清跪倒在沙滩上,浑身湿透,却感觉前所未有的清醒。孩子们围上来,七嘴八舌地问她看到了什么。
她仰头看着蓝天,嘴角扬起一抹笑意:“我看到了未来。它很安静,也很勇敢。”
当晚,她召集所有教师与家长,宣布成立“静听学院”??一所没有围墙、不颁发文凭的学校。课程内容包括梦境记录、情绪测绘、非语言沟通训练、共感风险识别等。第一年只招收十二名学生,年龄最小的六岁,最大的不过十一。
招生标准只有一条:曾在梦中见过白袍女子或倒悬之塔。
开学典礼那天,天空再次出现奇异景象。云层裂开一道缝隙,阳光倾泻而下,形成一道横跨海面的光桥,直指澳大利亚沙漠下方的遗迹入口。几乎同时,黑曜石板上的种子缓缓升空,融入光桥之中,消失不见。
而在火星轨道,水晶树枝条末端又凝结出第二颗晶体,静静等待下一次爆发。
林婉清知道,这只是开始。
她站在教室门口,望着夕阳沉入海平线。一群候鸟掠过天际,排列成双手交叠的图案。她轻轻抚摸颈间已化为晶质的疤痕,低声说道:
“我们会好好听着的,莉亚。”
夜幕降临,万籁俱寂。
但在某个频率上,歌声从未停止。
它穿过电离层,越过星际尘埃,抵达那片曾化作拥抱的仙女座符号。那里,模糊的脸庞微微颔首,眼中闪过一丝欣慰。
然后,它继续守望。
如同灯塔。
如同母亲。
如同永不熄灭的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