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德十二年的冬天,对于大部分的大唐百姓来说,算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冬天。忙碌了一年,商家挣了钱,匠人挣了钱,农户的粮食丰收了。东市和西市,变得越发的繁荣起来。“陛下,李靖大总管传来六百里加急,大军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大胜!”大兴宫中,一片喜气洋洋。对于大唐来说,突厥人的威胁是最大的。现在李靖一出手就把突厥人给打败了,甚至可以直接把他们给灭了。这对于大唐来说,绝对是非常重要的一件事情。“恭喜陛下,从此我大唐北疆再无对手。”“突厥人纵横草原上百年,如今在陛下手中被灭了,此乃数百年未有之大胜啊。”“陛下圣明,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各种各样的好话,朝着李承宗的耳朵飞奔而来。不管是哪个朝代,皇帝身边肯定都有一些人想要抱大腿的。李承宗也不例外。“如今我们大唐有了亩产千斤的粮食,又有了能够御寒的棉布和羊毛线,百姓的生活可谓是衣食无忧。尧舜时期,应该也不过如此吧。”“药师果然没有让朕失望,不过,草原那么大,东突厥灭掉之后,还有西突厥。虽然西突厥跟我们接壤的土地比较少,但是西突厥在丝绸之路上虎视眈眈,也不容小觑。除了突厥人之外,薛延陀和契丹等部落的崛起也是不容忽视的。”越是这个时候,李承宗反倒是越清醒。历史上,李靖在贞观四年也是灭掉了东突厥。但是几十年后,突厥人又开始崛起了。到了盛唐时期,突厥人再次的成为了大唐的心腹之患。那个时候,北方的突厥,东北的契丹,西南方向的吐蕃国,全部都是大唐的心腹之患。这样子的场景,自然不是李承宗希望看到的。“陛下,如今新军的威力越来越大,水泥道路修建的越来越多。不管是西突厥也好,还是其他的对手,将来都只能臣服于我们大唐。”褚遂良信誓旦旦的模样,显然心中是底气十足。中原王朝相比草原民族来说,往往就是在骑兵方面会差一些。但是大唐的骑兵一点也不差。再加上新军在使用火枪和六管女菩萨,在加上不断投入资金研发的火炮,将来对阵胡人,还真是不担心打不过。“确实如此,万邦来朝,指日可待。”马周的心情也很是不错。想当初,自己在常何的门下过着苦兮兮的日子。现在却是大唐的民部尚书,还监管着情报调查局。说他位高权重,也没有问题。“陛下,药师既然已经打败了颉利可汗,还把颉利可汗给俘虏了。那么下一步朝廷需要考虑的就是如何治理草原的问题了。”这个时候,魏征提出了新的问题。玄武门之变后,由于继承者李承宗是李建成的嫡长子,魏征很顺利的得到了重用。不过,这一世,他却是不需要靠着劝谏的方式来寻找自己的存在感。这反倒是让李承宗觉得有点不习惯。没有人当面顶撞自己,虽然有时候觉得很爽,但是有时候也是觉得缺点什么。这人啊……有时候就是贱。“颉利可汗虽然被俘虏了,但是广大的草原上还是有不少各个部落的胡人。如果我们现在成立镇北道的话,很难实际上将草原管理起来。”岑文本这些人自然都知道李承宗之前提到的成立镇北道的事情。但是他却是觉得成立镇北道容易,要将大草原实际上管理起来,却是没有那么容易。“统治大草原,无非就是继续往大草原上移民还是采取羁縻州的方法,让各个部落自己管理自己。这些方法各有各的好处和坏处。”褚遂良思考了一会,“让百姓们移民去陇右道等地,在足够的激励政策之下,还是有人愿意去的。但是如果是深入到大草原,情况就有所不同了。”马周自然也是了解李承宗的想法,也是支持移民的。但是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移民有困难,很难实施,这一点,他也是很清楚的。“要想长治久安,羁縻州恐怕是没有办法达到这个目的。一旦朝廷对于草原上的影响力有所下降,这些羁縻州里头的胡人,立马就会有自己的心思。那个时候,就会又有新的胡人崛起。”魏征看问题,倒也是看的很透彻。很显然,他是不支持羁縻州政策的。“确实如此,我们可以考虑把这些胡人都从草原上转移出来,草原上没有人了,自己就没有敌人了。”“突厥人转移走了,那么大的草原,肯定会有其他的胡人进入。我们大唐想要每时每刻都看着那么大的草原,也是不大现实的。”“确实如此,大草原上的问题如果那么容易解决,那么就不会一直遗留到现在了。”,!众人议论纷纷,不断地发表着各种观点。“大草原上的问题,归根结底还是人的问题,如果不能解决草原上唐人少,胡人多的问题,恐怕草原的长治久安是没有办法达成的。虽然在陛下的努力之下,我们通过茶砖、盐巴、羊毛等东西让大草原跟中原各地的关系变得紧密了很多。但是这也没有办法彻底的改变草原上的情况。”褚遂良这话,算是说到了点子上了。不过,一时之间,倒是谁也没有想到更好的办法。“朕登基以来,还没有大规模的封赏功臣,这一次大军出征,也有许多将士立下了大功。诸位爱卿,如果朝廷把大草原划分成许许多多的封地,把这些地都册封给功臣和勋贵。到时候朝廷的州县和功臣的封地犬牙交错的分布在大草原各处,这样的方案是否有可行性呢?”李承宗提出了一个任何臣子都不敢提的问题。封地问题,绝对是敏感的问题。哪怕是大唐的亲王,李承宗都没有给实实在在的封地。但是,不得不说,这是解决草原上唐人少的一个很好的方法。特别是这些年李渊给李承宗添加了不少的叔叔。这些亲王李承宗也不好亏待他们。但是要说这些亲王的能力有多高,那么又不见得。在草原上划出一块草场作为这些亲王的封地,似乎是一个解决的办法啊。还有朝中的文武百官,到时候家家户户在草原上都有封地。那么大家对于草原问题的重视程度,自然就会高很多。因为这个时候,草原问题不仅仅是国事,还是家事了。谁也不希望看到自己辛辛苦苦建设的封地,到时候被胡人给抢走了啊。“陛下圣明,这还真是一个非常好的主意。一旦大草原各处被册封给大唐的将士、勋贵、宗室,必然会为大草原上带去大量的人口。如果这个时候再在大草原上推广一下土豆和地瓜、棉花的种植,外加羊毛线的需求增加,还真是可以让大家在草原上站稳了脚跟。”魏征首先站出来表示了支持。“陛下圣明,微臣也觉得这个方案可以试一试,很有可能将来真的可以让大草原跟关内道一样,成为唐人固有的统治区域。”褚遂良也是识货的人。既然已经被魏征抢了先,他自然也要赶紧站出来表示支持。“陛下,如果要实现这个方案,估计需要在大草原上修建不少道路才行。要不然的话,不管是朝廷的州县的设立,亦或是各家封地的区分,都会变得很苦难。并且也比较难刺激大家主动的去开发大草原。”马周这个时候,没有一味地在旁边附和,而是提出了一个新的问题。草原太大了。如果交通不便,那么很多事情都是很难办的。“这个是自然,药师这一次俘虏了大量的突厥人,那就让这些突厥人为大唐的修路事业做一些贡献咯。除了修路之外,渭水书院和渭水新城炼铁作坊也会安排人员进入到大草原。朕听说大草原不仅有巨大的煤炭矿藏,还有非常巨大的铜矿和铁矿的存在。只要找到这些矿藏,立马就能围绕着这些矿藏修建一座县城。这对于我大唐彻底的稳固草原上的统治,是有着非常大的好处的。”关键时刻,李承宗自然是要发挥一下金手指的厉害。后世依靠着一座矿藏发展起来的城市,其实有不少。不管是大庆还是白银,都是如此。后世的蒙古地区和内蒙古地区,以及榆林地区等地,矿藏资源是非常丰富的。正好大唐现在开始进入到工业革命,对于矿藏的需求在大大的增加。只要找到这些矿藏,完全可以围绕着这些矿藏发展起来一座县城。并且这样子的县城是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毕竟就以现在的开采技术,任何一个矿藏都能支持几百年的发展。而几百年之后,大唐的情况自然又是完全不同了。……渭水河边,灞桥之上。李承宗亲自带着文武百官迎接李靖的凯旋。几路大军,还有一些人马在草原上讨伐其他的部落。但是李靖由于需要押解颉利可汗以及几万俘虏回长安城,就先班师回朝了。当然了,他这样子做,未尝没有把功劳留一些给别人的意思。毕竟,他这一次的功劳已经足够大了。仿佛没有付出太大的努力就获得了如此大功,他知足了。“听说突厥人都是能歌善舞,颉利可汗,能否请你给大家跳一曲呢?”迎接了凯旋而归的将士,李承宗自然要在大兴宫在大摆宴席,庆祝一番。不过,大唐在庆祝,对于突厥人来说,情况就不同了。执失思力和契苾何力这些突厥的将领,还有机会获得重用。但是颉利可汗,注定是没有未来了。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后面更精彩!李承宗虽然是商量的语气,但是这个事情有的商量吗?好在颉利可汗此时倒也很识时务,没有在这种场合卖弄自己的骨气。“天可汗想要看,微臣自然是没有意见。”颉利可汗强迫着自己露出一个笑容,然后起身跟着歌姬跳起了舞蹈。“哈哈!”“哈哈哈!”那笨拙的舞姿,让大唐君臣忍不住捧腹大笑。就连刚刚被免罪,还获得了一些封赏的执失思力和契苾何力,也忍不住跟着强笑了起来。识时务者为俊杰。这点自知之明,他们还是有的。“陛下,微臣觉得有必要让画师把这一幕给记录下来,这绝对是非常有意义的一天。”褚遂良摸着自己并不明显的小胡子,脸上都是笑容。虽然这些欢笑是建立在颉利可汗的哀伤上面的,但是失败者是没有人权的。颉利可汗来到了长安城,就注定了他的日子不会有多么痛快。特别是大唐朝廷如今已经决定了未来的草原战略。颉利可汗的存在意义,已经非常的低了。“褚兄说的很有道理道理,此情此景,确实是值得大书特书,为武德十二年的冬天,画上一个圆满的符号。”马周的心情也非常不错。大唐把东突厥给灭掉了,这绝对是在史书上会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的事情。将来他们这种做臣子的,也能在史书上留下不少的笔墨。“陛下,如今是东突厥的颉利可汗,将来我们可以把高句丽的过往,吐蕃国的赞仆,以及其他一些不愿意臣服大唐的国家的首领都俘虏到长安城,演奏一曲专门的舞蹈。那个场面,想必更加让人感到期待啊。”苏定方这个话,包含着非常大的抱负。不过却是很得大家的心意。“定方,朕能不能看到这样子的盛况,就要依靠你们了!”李承宗想着苏定方描写的那种场景,似乎还挺值得期待的呢。大唐四周,其实还是有不少对手的。不管是高句丽还是紧跟着高句丽步伐的靺鞨人,亦或是南诏各国,都不是什么老实人。这些地方,大唐迟早是要平定的。“陛下,到时候就得请颉利可汗多教授一些他的后辈们如何跳舞咯。”苏定方说完这话,忍不住再次的哈哈大笑。这个冬天,对于大唐来说,很是友好啊!:()大唐皇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