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龙抬头。每年的这一天,大唐皇帝都是要带着文武百官下地象征性的干点活,表示新的一年的春耕要开始了。不过,今年的二月二,情况却是让人感到担忧。“春雨贵如油,今年的春天,缺少雨水啊。”褚遂良有点担忧的抬头看了看晴朗的天空。蓝蓝的天空,几乎看不到一丝云彩。长安城已经有好几个月没有怎么下雨了。就连渭水的水位,也明显下降了不少。许多河床都已经露了出来。这是多年来非常罕见的一幕。“陛下,去年冬天关中地区就非常少有雨水。虽然天气寒冷,但是雪也没有怎么下。要是最近这段时间还是不下雨的话,那么很可能就会有旱灾了。”马周这话,算是把许多人的担忧直接说了出来。一直不下雨,那就要出事了。“飞鸽传书,让江南各地尽可能的运输粮食来关中,与此同时,一旦出现流民,六部要尽快的解决。今年到现在为止都没有什么雨水,旱灾基本上是确定的了。好在只有关中这里缺水,江南等地的情况还是不错的。”李承宗倒也没有因为旱灾就手脚大乱。大唐的疆域那么的大。几乎每天的奏折里头都能看到一些地方发生的灾害。所以李承宗的心里承受能力其实还是挺强的。“民部已经在开始着手准备了,渭水新城那边,也在调集资金去江南采办粮食。甚至我们已经让国税总局驻扎在各地的官员,鼓励海商从南洋和倭国等地贩卖大米回来。”马周既然早就有担心,自然也是做了一些准备的。“陛下,旱灾只要不是很严重,其实问题不大。但是自古以来,大旱必有蝗灾,微臣担心的是到时候会不会有蝗灾。”岑文本这话一出口,大家的心就开始往下沉了。相比旱灾,蝗灾显然是更加的恐怖。你天气干旱,庄稼的收成会受到影响。但是如果发生了蝗灾的话,那么庄稼就全部都进入到了蝗虫的肚子里头了。那就几乎变成了颗粒无收。这种场景,绝对是非常吓人的。为何史书上关于蝗灾的相关记载,都是非常的残酷?因为事实上就是有许多的悲剧伴随着蝗灾而产生。“陛下,旱灾不可怕,但是如果发生了蝗灾的话,那么很可能会影响朝局,甚至给朝廷带来动荡。”很显然,他们都能够意识到蝗灾对于大唐的影响有多大。历朝历代,这个时候皇帝都是要下罪己诏的。不管有用没用,这种方法对于天子的威信来说,是有很大的损伤的。“诸位爱卿多留意一下,终归是有解决办法的。”李承宗虽然有点担心,但是也不至于乱了阵脚。历史上李世民都能顺利的应对这个局面,自己没有理由搞不定的。……“张屠夫,今天的粟米价格又上涨了,整个二月份,西市的粮食价格已经上涨了两成。虽然往年春天的时候,粮食价格都会比秋收时期有所上涨。但是这个上涨幅度,显然是不正常的。”刘大娘在西市干了那么多年,对于这里的许多商品都有一定的印象。特别是粮食这种东西,一年四季的价格变化,她都是看在眼中的。作为对价格非常敏感的一批人,他们是最害怕粮食价格上涨的。“已经好久没有下雨了,坊间都在流传今年要有大旱灾了。甚至关中一些地方的百姓,已经在考虑下江南去闯荡了。我估计,这个局面一时半刻是没有办法彻底的解决。”张屠夫虽然很了解各种情况,不过他倒不是很担心。作为屠夫,他的家境算是比较好的。只要不碰到战乱之类的情况,他都底气十足。粮食贵了,影响不大。反正自家野吃不了多少粮食。城外有流民,只要不造反,没有什么好怕的。再说了,这些年他一直在西市,也算是见证了大唐的不断强大。所以他对朝廷还是比较有信心的。“陛下刚刚在去年冬天取得了那么大的胜利,怎么老天爷一点面子也不给呢?”“我听说江南那边已经在大面积的种植双季稻了,旱灾的影响应该不会很大,你不用在那里那么的担心的。”张屠夫跟刘大娘也是老朋友了,自然要出言安慰一下人家。“不担心不行啊,这要是真的旱灾了,肯定会出一些乱子的。”……“陛下,太史局那边夜观天象,判断在未来一个月内长安城附近都不会有什么大雨。今年的旱灾,基本上是确定了。”褚遂良忧心忡忡的来到了李承宗面前,汇报着最新的消息。原本他想着李承宗御驾亲征之后,大胜而归,接下来自己就可以放开手脚的大干特干了。可是没想到却是迎来了当头一棒。整个朝廷的官员,如今都把眼光放在了旱灾这边。如何预防灾难的扩大,如何保证粮食的供应,这些都是大家现在正在考虑和应对的事情。自然而然的,其他的一些事情也是受到了影响。“江南各地的粮食已经陆陆续续的运输过来了,上海县那边也大量的运输咸鱼和鲸鱼肉干到长安城。虽然粮食的价格难免会有所上涨,但是问题应该不是很大。”李承宗现在是越来越有帝王的模样了。等闲时刻,他都不会让人看到自己的慌乱。“陛下,这还不是最麻烦的。昨天蓝田县那边传来消息,有个村镇出现了小规模的蝗灾。微臣担心蝗灾的影响面积立马就会变大。那样子的话,应该可就大了。”褚遂良很是担忧的样子。原本尚书左仆射的位置,他觉得肯定是自己的了。但是万一蝗灾没有应对好,很多事情可就充满变数了。“蝗灾终归是要来了!安排人到各个州县,密切的跟踪旱灾和蝗灾的情况,一旦有大规模的蝗虫出现,务必汇报上来。”蝗灾这个事情,虽然李承宗有一些应对之策。但是想要完全杜绝,显然是不可能的。甚至到时候想要大规模的挽回损失,都是很难的。:()大唐皇长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