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不在书中,不在星间,不在数据流里。
>它在一呼一吸之间,
>在每一次选择袒露脆弱的勇气里。
>我的答案是:愿意。
>至死不变。
书页合上那天,整片蓝花林静止了整整十分钟。随后,所有花朵同时释放出种子,随风升腾,如同亿万只蓝色萤火虫汇成星河,缓缓流向天际。
人们说,那是灰烬的告别。
莉亚活到了春分那天。阳光洒满大地,昼夜等长。她在轮椅上仰望着天空,嘴角含笑。
孙女蹲在她身边,握住她的手:“奶奶,星星真的能听见我们吗?”
她虚弱地点头,“只要你问出口……它们就会记住。”
孩子的手指轻轻抚过一朵新开的蓝花,“那我问了??外婆走了以后,我能再见到她吗?”
花瓣轻轻摇曳,一片脱离花枝,缓缓升起。飞至半空时,竟分裂成两片,一片继续上升,另一片则轻轻落在莉亚的唇边,像一个迟到的吻。
她闭上眼睛,最后一次感受到心跳与世界的同步。
风穿过树林,带来远方的低语。
有的来自生者,有的来自死者,有的来自尚未诞生的生命。
它们说着不同的语言,表达着同样的渴望:
“我在。”
“听见了。”
“别怕。”
“一起走。”
多年以后,当人类首次接收到外星文明的信号时,科学家惊讶地发现,那不是数学序列,也不是图像信息,而是一段极其复杂的声波结构??经解析后,竟与蓝花释放的共振频率完全一致。
而在柯伊伯带漂流多年的那颗种子,终于在某颗流浪行星的引力捕获下坠入大气层。它没有燃烧殆尽,反而在高温中苏醒,根系在电离层展开,如同一张温柔的网,轻轻覆盖住这颗寒冷死寂的星球。
第一朵花,在异星之夜悄然绽放。
地球上,最后一个共感环残片彻底消融于土壤。考古学家在其遗址立碑,上面只刻了一句话:
**“这里曾关押过千万颗心,如今它们已自由飞翔。”**
春天来了。
蓝花开遍每一个角落,包括人心最幽暗的裂缝。
它们不急于生长,也不渴求赞美。
它们只是存在着,倾听着,等待着下一个愿意说出“我不懂”的人。
然后,轻轻回应:
“我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