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栈岭湘军守将唐义顺,见羊栈岭快要守不住了,他跑来劝曾国藩:“”大帅你快走吧,这里太危险了“”还没等唐义顺把话说完,一声从天而降的炮击,炸在了指挥所二十米远的地方,吓得众人一跳。指挥所外面依旧炮声隆隆,喊杀声已经离得很近,很明显太平军离他们指挥所不远了。情况已经十分危急,搞不好太平军已经混了进来。部下唐义顺的建议,曾国藩去拒绝:“”我不走“”“”你叫我走,我能去哪?,留在这里还可以稳定军心“”“”我回去,还不是等你们的消息?“”唐义顺可不管这些,他心里立马想到:“”大帅若在这里发生意外,朝廷追究下来,我全家有可能人头不保“”。于是唐义顺突然跪了下来,请求道:“”大帅……你快走吧,你不走,我等放不开膀子杀敌“”此时指挥所内,心早已飞的幕僚们,见状,也赶紧附和:“”走吧,咱们别在这里碍着这些将军们作战“”“”是呀大帅走吧“”可曾国藩大喝一声“”偏不我要留在这里“”此时此刻,曾国藩也不知道为什么自己变得这么偏激。也许是曾国藩认为自己已经退无可退,早死还不如晚死。唐义顺见曾国藩如此固执,他于是朝左右喊道:“”来人呢“”随后几名亲兵站着出来。“”快把大帅送回后方大营“”士兵们面面相觑,曾帅在自己的面前,曾国藩自己不走,谁敢动他?其实呢?曾国藩为人圆滑,说难听点叫做狡诈,他故意赖着不走,就是想给战士们留下一个主帅不怕死的表象。他也知道,他留在前线也没什么用,毕竟前线已经打成这个德性,留在这里也只是死路一条。见手下人动真格,曾国藩见好就收,就随着几名亲兵回到了祁门大营。。回到祁门大营后,曾国藩郁郁寡欢,他于是在夜里提笔,给自己的儿子曾纪泽写遗嘱:“”现在这个局势十分危急,为父恐怕难以支撑,眼前四面被围,粮草已被切断,军心震动,长毛攻入我营,也是这两三天的事“”“”如此一败,为父恐怕再也回不到湖南“”“”你长大之后,照顾好家族所有人,千万不要涉足军事(不要领兵打仗),领兵打仗想要获取功劳很大,但是造孽却很容易,特别容易落人口舌。“”“”行军打仗久了,整日提心吊胆,日日如坐针毡“”。曾国藩在信中告诫自己的儿子曾纪泽:“”你不要学我,以后不管做什么事,也不要领兵打仗,领兵打仗太他妈苦了“”“”还容易被人算计“”。我们可以从这封信中看,当时曾国藩的心情灰暗到极点,情绪几乎已经崩溃。所以他以身作则,以自己的例子,告诫他的儿子曾纪泽,以后千万不要领兵打仗,领兵打仗说穿了就是吃力不讨好。。(曾纪泽果然没有学曾国藩在军中立足,而是做了一名大清的外交家。为了伊犁问题,曾纪泽凭借坚定的信念以及出色的外交智慧与俄国谈判,最终收回了伊犁九城和特克斯河流一带的领土为我国的外交作出巨大贡献)往后几日,太平军攻破羊栈岭,湘军将领唐义顺兵败,撤回。一时之间,谣言四起。“”曾国藩害怕被抓自杀了“”“”太平军攻入祁门左大营“”而这个时候,曾国藩的祁山大营内部已经发生了变化。指挥所内一些文官,幕僚们更是慌作一团。有的人开始收拾东西准备逃命,有的人连走路都走不动,他坐在那里,害怕的尿裤子,尿顺着椅子上一滴一滴的滴到地面上。还有的人信誓旦旦的准备随曾国藩一起殉国,博个名头。平时,这些幕僚们看起来一副温文儒雅的样子。可是到了这个危难的时刻,这些人却是这样的一副怂得要命的德性,实在令人可恨。曾国藩看着他们连连摇头,不时唉声叹气。老话说的好,真是林子大了,什么怪鸟都有。……。鲍超的霆字营没有消息,此时曾国藩手中已经没有牌,他在等李秀成出牌。也就是说,曾国藩在等李秀成怎么动他了。。在此危难时刻,幕僚赵文烈急匆匆的从前线赶了过来,他兴奋地对曾国藩说道:“”大帅,好消息,天大的好消息”曾国藩一听,现在的他可不管好消息还是坏消息,他现在只想听“”好消息曾国藩兴奋的问道:“”是不是鲍超来了?“”赵文烈兴奋的点点头,说:“”鲍大人正在休宁的泊庄岭与李秀成展开了激战,听说是打的难舍难分“”“”李秀成已经停止向我们祁门大营进军了“”曾国藩一听,立马陷入了沉思,嘴里喃喃道:“”李秀成人多势众,鲍大人不一定守得住祁门,我们必须做点什么?“”众人一听都有些茫然,大家已经被困在这个大营里面,还能做些什么呢?难道让大家这些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官拿起刀枪冲出去吗?。:()太平天国的末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