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太平天国末期时间 > 第734章 两江总督竟然想弃城逃跑(第1页)

第734章 两江总督竟然想弃城逃跑(第1页)

。面对来势汹汹的太平军。常州城外清军主将张玉良心里打鼓。但是张玉良最起码是个武将,武将理应战死沙场,马革裹尸。后面就是常州城,张玉良退无可退,只能硬扛。而常州城内的两江总督何桂清,此时已吓破了胆,他爬到常州城头,望着城外黑压压的太平军,连绵数里一眼望不到边。太平军搭建的营垒一座接着一座,着实让人恐怖到害怕。此时何桂清想到了前任两江总督陆建瀛是怎么死的。陆建瀛守南京的时候,没有及时逃跑,结果太平军攻入南京,将朝廷堂堂的两江总督陆建瀛,砍成了肉泥。陆建瀛死之后,两江总督的位置就空了出来,这才轮到了何桂清来坐。何桂清知道前任两江总督陆建瀛,是怎么死的,为了不让自己重蹈陆建瀛的覆辙,何桂清心里有了算盘。。何桂清写信给自己的好友浙江巡抚王有龄,,准备询问一下他的意见!王有龄大家一定听说过吧,他是福建人,贡生出身,当时他的官职是浙江巡抚。以前浙江巡抚罗遵殿在李秀成围攻杭州的时候,兵败身亡。何桂清立马上奏朝廷,推荐王有龄为浙江巡抚,没想到朝廷立马批准了!所以王有龄能当上浙江巡抚,何桂清是出了力的,王有龄对此十分感激何桂清。何桂清与王有龄可以说是生死之交,什么话都能说,特别是那种掏心窝子的话。何桂清在信中给王有龄这样说:“”英九兄“”(王有龄字英九)“”太平长毛十几万余人围攻常州,常州危在旦夕“”“”我身为两江总督理应站在常州最前线指挥战斗“”“”可现在常州兵多,而我身后苏州兵少,苏州战略要地可比常州重要的多“”“”我准备前往苏州指挥坐镇,又恐这样会引起朝中人,非议“”“”倘若我继续留在常州,恐怕步入两江总督陆建瀛之后尘,死无葬身之地。“”“”你看我如何是好?“”。从这封信中我们可以看出何桂清可真是对王有龄掏心掏肺,什么话都敢说。这封信送出常州后,仅仅几日的功夫就到达了浙江杭州。王有龄当即拆开了这封信,打开一看,瞬间倒吸一口冷气。他气愤的拍了一下桌子,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感觉,怒批:“”江南大营,破的时候,何桂清就第一个逃走,皇上已经颇有微言。“”“”如今常州保卫战打得异常激烈,他身为常州最高指挥官,竟然想要弃城逃跑?“”“”这个不是往死路跑吗?,如此蠢才,竟然可以稳坐两江总督之位?“”王有龄的师爷也看了这封信,他分析:“”大人信中不是说了吗?“”“”何大人心思缜密,他是去苏州指挥全局,也许会更好呢?“”。还没等师爷把话说完,王有龄立刻打断道:“”放屁去苏州只是一个借口而已,他是借机尿遁“”“”你们不了解他?难道我还不了解他?“”“”常州一旦城破,朝廷怪罪下来,何大人难辞其咎“”。。随后王有龄叹了叹气,何桂清与自己是朋友,又是自己的恩人。现在明明知道这个朋友往火坑里跳,王有龄当然不能坐视不管。他对师爷说道:“”你赶快起草一封信,送到常州,告诉何大人“”“”朝廷已经对何大人心生不满,如此关键时候,告诉何大人千万不要离开常州,要与常州共存亡“”“”倘若逃离常州,必定会人头落地,祸害三族“”“”倘若战死常州,全家将会光宗耀祖“”。师爷听后赶紧去写信了,随后找人送到常州。可常州到杭州用最快的马匹,人歇马不歇,路程也需要好几天。可就在这几天的时间,常州发生了巨变。。我们把视线回到常州。常州城外的太平军前锋将领陈坤书知道自己兵少,于是选择了主动撤退,与忠王李秀成会合。清军张玉良见太平军撤退了,为了扩大战略纵深,张玉良将队伍往前推进了五里。给常州扩大了吉利的战略纵深。1860年5月24号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指挥三路大军,共计6万余人与张玉良指挥的清军在常州城外围决战。这次决战不出意外,张玉良的清军大败。,!清军虽说说战死两千余人,但主力未受损,部队只得往后撤。李秀成趁机反攻。仅仅一天时间,清军常州城外五里的战略纵深,被李秀成打的不到一里路。太平军就拔掉张玉良三十多座营垒,张玉良在城外外围的营垒仅剩十余座了。城外的清军连续吃了几次败仗,士气十分低落,许多人开始往常州城内跑。常州城内人心浮躁城内的富商,官员们,有钱有势的人开始收拾家当,准备在城破最后一刻的时候逃跑。此时太平军已经两面包围常州,何桂清整日爬上城头,观察战况,一回到衙门就是一脸沮丧,不时的坐在凳子上唉声叹气他一面在等待前线的战况消息,一面在等待好友王有龄的书信。5月25号张玉良带兵兵主动出击,想要夺回太平军占领的营垒。可太平军李世贤,杨辅清反攻,清军又一次大败,张玉良被迫由攻转守。太平军直接逼到张玉良的营垒门口。清军在城外已经完全没有了打胜的希望,可以说是毫无希望。就连何桂清的几个师爷们,也开始劝何桂清:“”出城避一避“”“”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柴烧“”“”皇上若怪罪,花点银两找军机处几个爷们儿打点打点一下,让他们在皇上耳边说点好话,这事儿基本可以解决掉“”。师爷的一番话,何桂清的内心动摇了。:()太平天国的末路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