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王川还答应,想办法找一个延后“师改旅”的单位,让从军校毕业之后的赵卫红,不会错过这一重要经历!
而这,显然是周克虎做不到的!
因为三十九jun未来几年的发展,今年年底,不,其实已经定下来了!
116师作为王牌师,依旧维持师级编制,但是要尝试在师级单位的基础上,进行信息化改革。
而190师年底便要开始“师改旅”,同时尝试信息化改革,属于是和116师齐头并进,两条腿走路。
至于剩下的部队,出于稳妥考虑,则依旧维持现状。
毕竟,无论是“师改旅”,还是信息化建设,三十九jun,乃至于整个炎国,谁也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肯定要慢慢摸索,在不影响现有战斗力的基础上,走出一条合适的道路。
但信息化建设,乃至于“师改旅”,又都是大势所趋。
现在不改,不代表以后不改,无非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罢了。
但相关的经验,没个十年八年的实验论证,是不可能总结出来的,更别说加以推广了。
等到“师改旅”和信息化改革,大范围铺开。
那些在旧编制任职许久的官兵,相较于改革的“先行者”,在经验,资历等方面,无疑会弱上许多。
而从军校毕业的赵卫红,恰好又卡在了这个“不上不下”的节点上。
让他去已经完成改革的部队吧。赵卫红便少了“师改旅”这一重要履历。
可若是让赵卫红去那些不知道何时,才会改革的部队。
无疑是让赵卫红蹉跎岁月,浪费自己的才华。
是以,在经过激烈的心理斗争后,周克虎还是同意了王川的建议。
从这来看,就能发现。
周克虎是真的将赵卫红,当成了自家子侄一般来看待的。
所作所为,完全是为了赵卫红考虑,而非是对待一个表现不错的“好苗子。”
当然。
周克虎会这么做的前提,那也是建立在赵卫红足够优秀的基础上。
正所谓“烂泥扶不上墙。”
要是赵卫红自己不争气,就算有一百个周克虎帮他,也是于事无补!
就部队这些兵王,“老油子。”
自己手上若是没两把刷子,就想让别人乖乖听话,服从命令?
那是扯淡!
而赵卫红的表现,显然对得起所有长辈,寄予在他身上的厚望。
“唉。”
想到这,周克虎有些感慨的叹了口气,忽然为赵跃进能有一个这么争气的侄子,而感到很是羡慕。
再看看一旁正怔怔的望着窗外,眼神中的得意,几乎遮掩不住的王川。
周克虎的目光,顷刻间便充满了嫌弃。
“吃饱没?”
“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