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卿说的没错。”
朱厚熜点了点头。
毛纪只得称是。
而毛纪在回到内阁后,就将天子不肯放弃商税加征的事告知给了杨一清。
杨一清听后并不惊讶,只将一道本给了毛纪:“如果这道本到了天子手里,应该会暂缓的。”
“什么本?”
毛纪接过来一看,就见是工部尚书童瑞呈上来的工部题本。
毛纪打开看后,才知道是工部上奏说:他们查了一下各地竹木抽分局和抽分厂报上来的竹木抽分情况,发现自嘉靖二年后,由于朝贡番国带来的南洋木料增加太多,所以各地竹木抽分的竹木库存大增,光是上等竹木的量都能满足造战船上百艘的需求,另外,竹木抽分的折色也比往年增加数倍,足以满足造船之工费,所以请天子暂时不废竹木抽分之制。
“这是工部在自救!”
毛纪非常肯定地说了一句。
然后。
毛纪又满脸疑窦地说道:“只是工部下面的各地抽分厂真有这么多竹木和折色吗?”
杨一清则淡淡笑道:“管他是真是假,我们内阁只如实上报就是!陛下是圣哲之君,不可能武断地不派人去调查,而且必会派张永嘉去!唯有此人才会认真查,而巴不得工部是在欺瞒朝廷,然后他才有理由加各钞关的商税。”
毛纪颔首:“我再去求见天子!”
且说。
正德三年开始,因为朝贡贸易的番国越来越多,所以大明朝廷便开始在一些朝贡贸易登陆的主要区域增设了抽分厂。
但由于官吏腐败和朝贡贸易的番国为逃税开始跟地方大户勾结选择以走私的方式把货物运来大明,所以就导致抽分厂的竹木抽分收入一直处于急剧下降的状态。
要不然,整个大明也不至于竹木抽分每年才七万多两白银左右。
现在工部突然说自己去年竹木抽分收入大增,正如毛纪所言,是工部系统的官吏在自救。
毕竟朝廷眼下要因为这笔收入太少,打算直接废除该税。
而这一废,自然就让工部少了一笔收入,整个工部系统的上下官吏也少了一个借着收竹木抽分名义而敛财的名义。
所以,工部的官吏才突然说去年竹木抽分大增。
毛纪来向朱厚熜汇报此事后,朱厚熜就看向了张璁:“你去查查!”
张璁领旨称是,且又道拱手道:“陛下,臣请加都御史官,以便到地方后可以调兵核查!”
“准!”
“那朕就加你个右都御史官,督查天下竹木抽分局和抽分厂,且赐尚方宝剑,可先斩后奏,便宜行事!”
朱厚熜颔首道。
他已经察觉到工部这样奏报,是为了阻止张璁加征商税,让自己的战船也造不成。
所以,他也就利用张璁要整顿税政的目的,让他去促成自己要大造战船的目的。
“谢陛下!”
张璁回了一句,且从秦文手里接过了尚方宝剑。
接着。
当天。
张璁就又从通政司拿到了内阁奉旨拟的让他去督查天下抽分局和抽分厂的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