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嘉靖承明 免费 > 第一百五十二章 胥吏改革嘉靖受亲礼(第2页)

第一百五十二章 胥吏改革嘉靖受亲礼(第2页)

“别挣这辛苦钱了。”

“我看你这字不错,抽个时间,来南都参加新推行的吏员选试。”

“一个月七钱俸银,外加三钱考成奖掖和年终补贴一两到三两不等,比你卖字替人写信强。”

“关键是,可以随时辞去吏职,请辞后还能继续举业!”

“若想将来做官报效朝廷,先考为吏员,熟悉一下衙门庶务,也免得将来骤然得官被奸猾胥吏愚弄!”

朱希周这么说后,这贫寒士子立即拱手:“学生徐绅,谢都堂提点。”

朱希周则丢了一两银元在他面前:“那好,你现在就替本堂去宣扬此事,让你的同乡亲友皆知道此事,这是你的辛苦钱。”

“是!”

“谢都堂赏!”

这贫寒士子也就忙领了银元,收起摊位,离开了城门这里。

一个月七钱的俸银,其实也就跟如今的边军普通军卒的月银差不多。

自然不算高。

哪怕加上奖掖和年终补贴,最多只能拿十五两,也不算特别高的收入,尤其是在南直地区。

以前那些富户出身的胥吏当然是看不上的。

因为他们每年光火耗加征的额外收入都上万两。

按照惯例,如除去给知县两千两外,剩下的由他们一个县衙的大小百来名吏员分,哪怕平均分,也能每人每年可得岁入八十以上的收入。

而这还不包括受贿勒索乃至窃取官帑、贱卖官粮获得的收入。

所以,最高十五两的俸银收入,尽管比眼下胥吏们的正经收入提高了不少,但吸引不了这些胥吏。

但这个收入对贫寒士子来说,却是很香的。

眼下的嘉靖初年,江南的粮价也不过七钱一石。

而一个成人一年消耗粮食约在五石左右。

所以,这一年约二十余石粮食的收入,对贫寒士子而言,养家糊口足够不说,还能积攒不少钱。

何况……

还稳定。

旱涝保收!

更关键的是,可以随时辞职,能继续举业。

而按照这个时代的文人们在历史上所留笔记记载,这个时代的江南是几乎家家读书。

一个寡妇都能通过织布供养儿子读书。

更有一个叫陈确的文人记载,其妻靠织布供他读书不说,还能蓄养奴婢,以照顾其公婆。

自然在江南地区,这个时代的读书人不少。

至少不少可能因为家道中落不能再读。

毕竟,中产的小地主和小手工业者素来在经济上是脆弱的。

而江南地区,别看富可敌国的士族多,贫穷的无立锥之地的人也不少。

因为士绅阶层越来越庞大而导致的兼并加剧的缘故,使得这里的贫富差距也很大。

所以,哪怕读书人里,富有的读书人虽然多,但贫寒不能继续考试的读书人也不少!

不多时。

徐绅就联络到了许多贫寒士子,甚至不少还是已有生员功名的贫寒士子。

这些士子纷纷来向,已经换了衣服,在家里暂居的朱希周行礼,意在询问吏员考试的这些新政具体情况。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