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他就只会知道海寇在余姚就被浙江官军大量歼灭,而不知道海寇突然攻打余姚的根本原因。
接下来。
顾鼎臣如丧考妣地被拖去了诏狱。
他是真没想到天子会通过勇卫营知道自己指使的海寇撤到了金山卫。
他也没想到,天子原来没有真的完全相信浙江抚按的话。
毛澄和朱希周也没有想到。
两人现在也是如坐针毡,害怕顾鼎臣供出了自己。
于是。
为求自保,毛澄递了本,请求致仕。
只要天子准他致仕,就意味着不会追究他过多的责任。
朱希周则递本请求面圣。
朱厚熜想到了毛澄昔日在自己进京时为难自己的事,以及在大议礼中一再表现出宁让自己这个天子受委屈也不愿士大夫受委屈的态度。
在朱厚熜看来,毛澄不是梁储,对自己没有半点为臣者的忠君之心。
他忠的只是他所认为的礼,是要自己认孝宗皇考的铁杆支持者,对自己没有半点人情,甚至是只图谋以仁义道德的名义吃自己的主要人物!
所以这毛澄才会他进京时,就企图坑他以太子礼进京,后面又企图让他孝宗为爹,而好让他成为可以被随意榨取价值的傀儡。
而且……
毛澄不仅仅对他这个天子没有人情,对正德也没有人情。
朱厚熜自然就没打算真的放过毛澄。
故而,朱厚熜对毛澄请求致仕的处理是:
不允!
毛澄收到这份御批后,也明白天子这是没有让自己平稳落地的意思。
他因此此更加惶惧不安。
“陛下,原来你早就恨臣入骨了,如此,臣怎能不死!”
毛澄双手微颤地拿着御批,流着泪,还如此说了起来。
接着。
毛澄又切齿言道:“张孚敬!王阳明!若不是你们这些奸臣乱礼,何至于有如今这个样子!”
毛澄到现在倒也没有后悔昔日希望只牺牲天子利益的主张,他只是更加痛恨文官中的议礼派,因为是这些人导致外藩入京的嘉靖帝,在权力场上没有被束缚住,反而还让他们的处境越来越不好。
但毛澄即便没有后悔,也不敢在这时候继续得罪天子。
所以,朱厚熜在御批了毛澄的奏疏后不久,就得知了毛澄暴毙的消息。
“暴毙?”
朱厚熜呵呵一笑。
他知道毛澄这是意识到自己恨他入骨,选择了提前去死,以求得到最大保全。
为此。
朱厚熜宣布辍朝三日。
无论如何,毛澄是迎立有功的大臣,还是礼部尚书。
即便毛澄是有意牺牲他这个天子,欺负他这个天子,用鲁迅的话说,就是要吃他,来实现自己的利益最大化,但也是打着仁义道德的旗号吃他,天下人也只会以为毛澄这样做也是为了你皇帝的江山社稷,你皇帝应该感激才是,怎么能恨呢,只怕毛澄自己也这么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