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49章
1986年的春节刚刚过去。
上海,漕河泾。
这里便是后来闻名遐迩的“上海微电子”所在地。
但是此刻,这里还只是一片荒地,只有那么几栋刚刚才建好的,外表看起来极其普通的红砖厂房。
但在厂房的内部,却是戒备森严,甚至是由部队派人站岗。
一辆没有任何标志的集装箱卡车,此刻正趁着夜色,悄悄地驶入了厂区。
林火旺和廖公,还有早已等候在这里的一群老科学家们,心都完全已经提到了嗓子眼。
当这个集装箱打开,露出了里面那个被层层包裹着,精密的机器部件时,现场立马就响起了一片惊喜的欢呼声来。
“到了!终于到了!”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院士,激动得热泪盈眶地说道:“不容易啊!这就是咱们盼了十年的。。。。。。分步投影光刻机啊!”
是的!
很不容易!
这是林火旺通过在欧洲的层层壳公司,利用ASML当时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以“天使投资人”的身份入股。
并且又经历好几层的伪装,以“在香港设立研发中心”的名义,通过极其隐秘的渠道,才辗转运回祖国大陆来的第一套核心部件。
虽然这还不是光刻机的整机,但是只要有了这套光学镜头和光源系统,加上咱们中国人自己的聪明才智,这便是一颗足以燎原的火种了。
“林顾问,谢谢!真的是太谢谢你了啊!你是国家的功臣!你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太大,太大了。。。。。。”
老院士此刻激动得握着林火旺的手,感谢道:“有了这个,咱们的芯片工艺,至少能缩短十年的差距!咱们也终于不用看日本人的脸色了!”
林火旺则是看着眼前这些为了国家科技事业奉献了一辈子的老科学家们,心中同样更是感慨万千。
他知道,光有这些机器还是不够的。
人才,才是二十一世纪最宝贵的财富,才是我们中华崛起的核心竞争力。
“王老,您别客气。”
林火旺扶住老院士,然后十分郑重地说道:“机器是有了,但还得有人。我在中关村那边已经成立了专项基金,每年拿出两亿美金,专门支持光刻机和芯片工艺的研发!”
“另外,我在荷兰那边也安排好了。咱们可以分批派年轻的工程师过去‘交流学习’。
说是学习,其实就是去把他们的技术学透了,然后再给带回来!”
“咱们这一代人,就是要当铺路石。要把这条路铺平了,让后人能跑起来!”
。。。。。。
忙完了上海的光刻机布局,等林火旺坐专机飞回到京城时,已经是深夜了。
推开自己家四合院的大门,院子里却是一片静悄悄的。
岁月静好!
这便是幸福。
孩子们都已经睡了。
只有正房的灯还亮着。
柳茹梦此刻正披着一件大衣,坐在灯下,正在翻看着一本厚厚的相册。
听到了熟悉的脚步声,她便立刻抬起了头,看到风尘仆仆的林火旺,脸上露出了那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温柔笑容来。
“阿旺,回来了?锅里有你喜欢的热粥。”
“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