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书网

奇书网>从现代归来的朱元璋全文免费阅读 > 第三二六章 朱元璋交代给朱棣的任务(第2页)

第三二六章 朱元璋交代给朱棣的任务(第2页)

清晨五点,天光未明,故宫戒严。七十二名共感师身着素白衣袍,列队步入东华门。林昭走在最前,手中捧着晚星的日记本与那枚银色徽章。地下通道早已打通,阶梯蜿蜒向下,墙壁镶嵌着历代铭文残片,从甲骨文到简体字,宛如一条时间肠管。

抵达底层时,众人屏息。

一间圆形石室静静矗立,直径约二十米,四壁刻满密密麻麻的文字,非楷非隶,似篆非篆,经专家辨认,竟是失传已久的“洪武秘文”??朱元璋晚年命人创制的一种记录民怨的特殊符号。正中央,一座青铜台座上放着一只木匣,表面覆满铜绿,却奇迹般未腐。

林昭缓步上前,伸手欲开。

“等等!”一名考古队员突然喊道,“你看地面!”

众人低头,只见青砖缝隙间,竟渗出细小水珠,迅速汇聚成线,流向木匣下方,形成一个微型漩涡。水质清澈,却带着淡淡茉莉花香。

林昭猛然想起唐山矿井中那首《茉莉花》。他蹲下身,将手指浸入水中,闭目感应。

刹那间,意识被拉入一片黑暗。

他看见年轻的朱元璋跪在皇觉寺外,雪落满肩,手中攥着一张饿殍的脸;他看见马秀英临终前握住他的手,说“你要替我说话”;他看见无数百姓在田埂上倒下,口中喃喃“我不是懒汉”;他看见晚星之树在地核边缘燃烧,根须穿透岩层,像神经网络般蔓延全球……

最后,画面定格在一间茅屋前。

朱元璋布衣芒鞋,正将竹简埋入土中。小女孩站在旁边,面容模糊,却让林昭心头剧震??那身形,那姿态,分明就是晚星。

“你终于来了。”朱元璋抬头,直视镜头,也直视林昭的灵魂,“朕等了六百年,只为等一个肯听的人。”

林昭想开口,却发不出声。

朱元璋轻轻摇头:“不必说话。你已听见一切。现在,轮到你来写了。”

他指向木匣。

林昭猛然惊醒,发现自己仍跪在地上,手已触到木匣。水迹已干,香气消散,仿佛刚才的一切只是幻觉。

但他知道,那不是梦。

他缓缓打开木匣。

里面没有《续民怨录》,只有一支毛笔,笔杆由黑檀制成,笔头竟用数百根头发编织而成,散发着熟悉的气息??那是晚星的发丝。

匣底压着一张宣纸,空白。

林昭取出笔,蘸了蘸地上残留的水,提笔欲写。

可写什么?

是总结这百年共感之路?是控诉历史的不公?还是宣告新时代的来临?

他的手悬在半空,久久未落。

忽然,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一名技术人员冲进来,脸色惨白:“林主席!全球共感网络刚刚接收到一段新信号……来源不明,但内容……您得亲自看。”

林昭放下笔,随其登上地面控制室。

屏幕上,正播放一段影像:

依旧是那间茅屋,朱元璋坐在桌前,面前摊开竹简。这次,他开口了,声音低沉却清晰:

>“洪武二十九年,朕遣使寻‘通灵木’,非为长生,实因夜夜闻鬼哭。宫墙之内,冤魂不散。有宫女被缢者,有大臣诛族者,有百姓饿死者……朕知皆因我严刑峻法、疑心太重所致。

>异人言:‘木不在西,而在东;不在山野,而在人心。’朕不解,直至见一村妇抱子哭于坟前,方悟:所谓通灵者,非木也,乃**肯听之心**。

>故铸铜龟镇门,非为压制亡魂,实为提醒后世:凡有声不得达之地,即是暴政生根之所。

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