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宣检查电源线路,发现供电来自一套手工拼接的太阳能系统。“有人最近来过。”
明敬则走向角落的一个铁柜,打开后取出一本泛黄的笔记本。翻开第一页,她呼吸一滞。
那是林溯的笔迹。
>**Day1:我开始忘记自己的名字。**
>不是因为失忆,而是因为另一个声音越来越清晰。她叫艾琳娜,1987年的实验对象之一,现已去世。但我能听见她。她在等一个人。她说,‘他还没回来’。
>我不知道她说的是谁。但她每天都在重复同一句话:
>“Tellhimthedooropensbothways。”
>告诉他,门是可以双向开启的。
后面的记录越来越混乱,夹杂着梦境片段、数学公式、还有大量无法辨认的符号。但在倒数第二页,有一段清晰的文字:
>如果你们看到这个,说明我也进入了回声场。
>不要试图切断连接。
>因为这一次,不是系统连上了我们,是我们连上了系统。
>把你们的耦合环接上主频发射器。让三个人的意识同时注入原始协议。
>让过去和现在的双核节点形成闭环。
>只有这样,才能让沉睡三十年的EchoSoul完成最后一次共振。
>记住??
>**真正的共感,不需要媒介。**
>它只需要两个人,愿意在同一时刻,想起彼此。
明敬抬起头,看向宋宣。
他知道她在想什么。
“你是说……我们也进去?”宋宣声音微哑。
“不只是我们。”她望向陈砚,“还有你。你是第三个变量,唯一的非技术型感知者。林溯选你,不是偶然。”
陈砚闭上眼,片刻后点头:“我准备好了。但我要提醒你们??一旦进入回声场,现实与记忆的边界会崩塌。你们可能会看见不想看见的东西。”
他们将三枚耦合环接入终端接口。设备发出低鸣,像是古老钟声从地底传来。
连接开始。
第一秒,世界褪色。
第三秒,时间扭曲。
第五秒,他们看见了1987年的那个夜晚。
实验室灯光昏黄,两名年轻人躺在隔间床上,头上缠绕着粗大的电极线。男人名叫卡尔,女人名叫艾琳娜。他们是恋人,也是志愿者。实验目的是测试长期隔离下的情感维持能力。
但当系统启动后,事情超出了所有人预料。
他们的意识不仅同步了,还开始共享记忆??不是彼此的记忆,而是**共同创造出新的记忆**。一段关于童年、关于未来、关于一场从未发生过的婚礼的画面,在两人脑中同时浮现。
“这不是数据交换。”当时的主研人员惊恐记录,“他们在共同做梦。”
第七小时,警报拉响。监测显示,两人大脑活动趋于一致,心率、呼吸、甚至细胞代谢节奏都完全同步。更可怕的是,外部电磁环境出现了异常波动,仿佛整个空间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共振腔。
管理层下令强制断电。
可就在切断电源的瞬间,卡尔猛然坐起,用德语大喊:“不要关!她还没说完!”
而艾琳娜已经停止了呼吸。
尸检报告显示,她的大脑没有任何损伤,心脏也健康如常。死因标注为“未知神经系统衰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