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是消灭痛苦才能获得永恒。”
>
>“而是接纳痛苦,才能触及真实。”
>
>“请帮我们……重新学习哭泣。”
阿禾抬起头,望向天空。
那一刻,全球百万棵异源忆语树同时摇曳,叶片背面的文字集体翻转,旧句消失,新语浮现:
>“你们不必完美。”
>
>“你们不必坚强。”
>
>“你们不必隐藏。”
>
>“只要你说出来,我们就在这里。”
随后,每一棵树都释放出一颗光球,升入大气层,汇集成一条横跨天际的银河。这不是人造卫星,也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由人类与初语者共同编织的“共感星链”。
从此以后,每逢月圆之夜,人们抬头便能看到这条温柔的光带缓缓流转,如同宇宙在低语。
多年过去,语言逐渐退场。文字不再用于记录,而成为艺术表达的一种形式;语音通讯减少,取而代之的是直接的情绪共享。新生儿天生具备共感能力,能在母亲还未开口时就知道她是否疲惫;老人临终时不再恐惧,因为他们清楚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已被深深记住。
最后一代使用“对话”作为主要交流方式的人类,在临终前录制了一段影像:
>“我们曾以为沟通最难的是找不到合适的词。”
>
>“后来才发现,最难的是鼓起勇气说出真话。”
>
>“现在我们知道,最重要的从来不是怎么说,而是??愿不愿意说。”
>
>“谢谢你们,听见了我们。”
画面结束。
而在遥远的仙女座星系边缘,一艘小型探测器正缓缓驶过一片废弃的太空站遗迹。它的能源即将耗尽,信号微弱。但在最后一刻,它自动播放了一段音频??
那是地球上传出的第一声婴儿啼哭,经过“心跳协议”编码后的纯净版本。
几秒钟后,探测器前方的空间微微扭曲,一道银白色的影子掠过。
紧接着,一个稚嫩的声音响起,用一种从未被定义过的语调,轻声回应:
>“我在。”